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热书书屋 > 现代都市 > 外甥心急?我先替他打江山小说

外甥心急?我先替他打江山小说

朱颜白发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外甥心急?我先替他打江山小说》是作者“朱颜白发”的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主角蓝太平朱允熥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末将蓝太平,参见陛下。”“孙儿拜见皇爷爷。”“妾身吕氏,拜见陛下。”朱元璋锐利的目光扫视一圈,看到还在酣睡的朱允熥眉头一皱。随即收回目光,盯向蓝太平。“太平,咱不是让你给大将军做先锋征讨西番吗?怎么出现在这春和宫了?”“回禀陛下,大军已于五日前大破西番贼寇,正派兵追捕贼首土酋哈昝。大将军闻建昌指挥使......

主角:蓝太平朱允熥   更新:2025-02-19 07:5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蓝太平朱允熥的现代都市小说《外甥心急?我先替他打江山小说》,由网络作家“朱颜白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外甥心急?我先替他打江山小说》是作者“朱颜白发”的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主角蓝太平朱允熥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末将蓝太平,参见陛下。”“孙儿拜见皇爷爷。”“妾身吕氏,拜见陛下。”朱元璋锐利的目光扫视一圈,看到还在酣睡的朱允熥眉头一皱。随即收回目光,盯向蓝太平。“太平,咱不是让你给大将军做先锋征讨西番吗?怎么出现在这春和宫了?”“回禀陛下,大军已于五日前大破西番贼寇,正派兵追捕贼首土酋哈昝。大将军闻建昌指挥使......

《外甥心急?我先替他打江山小说》精彩片段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528


“太子妃驾到。”

就在蓝太平安慰朱允熥时,太子妃吕氏走入殿内。

她身后跟着朱允炆,似乎还未睡醒。

“末将蓝太平,参见太子妃。”

“见过皇孙殿下。”

“孩儿见过母妃。”

朱允熥擦干泪水,向着吕氏行礼。

“哎呦,我儿这是怎么了?”

吕氏忙上前搂住允熥,一副心疼模样。

“允炆见过少将军。”

朱允炆乖巧的回礼。

“少将军,你不是在征讨西番罕东之地吗?”

“回太子妃,末将惊闻太子离世,遂昼夜兼程赶了回来。”

“唉,太子骤然离世,让我们母子可怎么活啊!”

吕氏说完流下几滴泪水,顺手把朱允炆也搂在怀里。

蓝太平没接话,而是跪在太子灵前磕了三个头,又点上一柱清香。

“太子妃,我今夜想在这为太子守灵,不知可否?”

“这?”

吕氏为难的看了看一旁的朱允炆。

“少将军,您一路奔波想必很是辛苦,见过陛下后还是先回去休息吧!”

“今晚守灵,有我跟母妃就够了。”

朱允炆关心的说道。

“谢皇孙殿下好意,我意已决,请勿复言。”

说罢蓝太平就跪在那里,开始往火盆里放纸钱。

“我也要陪三舅一起。”

朱允熥从吕氏怀里挣脱,也跪在那里一起烧纸钱。

吕氏跟朱允炆对视一眼,“那少将军辛苦了,我去让厨房给将军做点吃的去。”

“不必。”

蓝太平面容冷峻,头也不抬的说道。

吕氏面容一滞随即也跪在一旁,朱允炆则乖巧的也跟着跪下。

她知晓这蓝家现在权势正盛,她现在虽为太子妃,但她的家族却没什么势力。

她父亲吕本不过是前朝旧臣,后归附大明,于洪武十年去世。现在她也是内心慌乱,太子的骤然离世让她的心活泛了。

按她的想法是,朱允熥已经养废了。她亲儿子朱允炆深受朱标的喜爱,那么将来必定会被立为太子。

只要慢慢的熬时间,自己的儿子肯定会成为大明的皇帝。到时候自己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后,她再也不用小心翼翼的看谁脸色了。

但是随着朱标的猝然离世,这一切都被打乱了。

看着眼前的蓝太平,还有紧靠着他的朱允熥,不禁让她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就这样在她心烦意乱期间,来了几波吊唁的大臣,看见蓝太平竟然回来了都面色各异。但最终都无人言语,吊唁完都匆匆离去。

天很快黑了,糊着白纸的灯笼纷纷点亮。

朱允熥因为压抑许久的情绪得到释放,心神也松弛下来,现在竟然躺在一旁睡着了。

那朱允炆也跪的腿都麻了,不断的轻轻拍打双腿。

只有蓝太平仿佛不知疲倦,一直在往火盆里放着纸钱。

“皇上驾到。”

随着尖声尖气的声音,洪武大帝朱元璋从殿外走了进来。

他面容冷峻又憔悴,身穿齐哀服,却仍散发出唯吾独尊的气势。

“末将蓝太平,参见陛下。”

“孙儿拜见皇爷爷。”

“妾身吕氏,拜见陛下。”

朱元璋锐利的目光扫视一圈,看到还在酣睡的朱允熥眉头一皱。

随即收回目光,盯向蓝太平。

“太平,咱不是让你给大将军做先锋征讨西番吗?怎么出现在这春和宫了?”

“回禀陛下,大军已于五日前大破西番贼寇,正派兵追捕贼首土酋哈昝。大将军闻建昌指挥使月鲁帖木儿叛乱,随即率军平叛,叛军已被击溃,现正将月鲁父子押解京师路上。”

“大将军和末将惊闻太子薨世,吾等悲痛万分,但身负皇命不敢有所违。故在破敌之后末将提前一步回来奔丧,未能请示皇命,请陛下责罚。”

蓝太平说完俯身在地,等候朱元璋发落。

吕氏则冷眼旁观,这蓝家是淮西勋贵;这蓝太平,则是大明王朝最具权势的官二代。

骄兵悍将,果然是杀敌利器!

朱元璋心里默默感叹。

“这蓝玉是标儿的舅舅,他们关系自是极好。”

朱元璋又看了一眼蓝太平,“唉,可惜了。”

别人也不知道他可惜的是什么,蓝太平闻言却打了个寒颤。

朱元璋没再理他,而是默默的烧纸钱。

所有人都不敢出声,不知道这个英明神武,又铁血无情的君王在想什么。

“唔,皇祖母你别走,你再抱抱孙儿…”

“皇祖母,皇祖母,祖母…”

朱允熥双目紧闭,神色焦急,嘴里一直念叨着。

他的梦话打破了灵堂内的平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他吸引来。

吕氏见状急忙来到跟前,伸手想要把他唤醒。

“住手。”

朱元璋压着嗓子喝住她。

随即他那冷酷面容上,多了一丝少有的温情,他看着躺在那里说着梦话的皇孙,特别是那一声声的“皇祖母”更是勾起他的回忆。

朱允熥出生没几天母亲就死了,他所感受的温情与呵护,都来自祖母马皇后。

纵然马皇后已然离世很多年,朱允熥仍把她记在心里。

“咱的妹子已经走了十年,咱的大孙子也走了十年,现在咱的标儿也走了。老天爷,咱到底做错了什么,你竟然这样惩罚咱。”

想到此处,朱元璋眼圈竟然红了。

他看着仍困在梦境里的朱允熥,忍不住俯下身用手轻轻抚摸那稚嫩的脸颊。

这一幕,让一旁的吕氏跟朱允炆面面相觑。

朱允炆眼中闪过一丝妒忌,这朱允熥明明是个纨绔子弟,自己明明什么都比他强。

皇爷爷虽然也经常夸我,但是却从未对自己展现出这一面,就像一个寻常百姓家爷爷对孙子的爱。

可能是感受到手掌的温度,朱允熥双手紧紧握住这只手。

“皇祖母别离开孙儿,母亲走了,哥哥走了,没人爱孙儿了。”

“父亲,父亲也走了。”

“没人爱熥儿,没人…”

朱允熥脸色潮红,眉头紧皱,浑身发抖,面露痛苦之色。

朱元璋眉头紧皱,脸色阴沉,“熥儿这是怎么了,身上这么烫?”

蓝太平闻言上前查看,“发烧,身体寒颤,怕是感受风寒。”

“怎么会感受风寒?”

朱元璋转头看向吕氏,眉宇间带着怒气。

“怕是守灵时睡着,着了寒风!”

惊慌的吕氏开口说道。

蓝太平上前扒开朱允熥的孝衣,里面只有一件锦缎华服,再加一件单薄内衫。

现在刚过五月,早晚天气还是很凉的,为了保暖就连普通宫人都会穿一个棉绒夹袄。

而朱允熥这大明皇孙,竟然穿的这么单薄。

“这,这几日忙于丧事。疏忽了允熥的起居,望陛下恕罪。”

吕氏此时脸色煞白。

“是孙儿没照顾好弟弟,请皇爷爷降罪。”

朱允炆也叩首请罪。

蓝太平解下自己的披风,给朱允熥盖上,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把朱允熥从东宫带走。

“叫戴思恭立刻来春和宫。”

朱元璋没理吕氏和朱允炆,只是对着门外大吼。

“遵旨。”

朱元璋的贴身太监王景弘,亲自跑去传旨。

很快太医院院使戴思恭赶来,在进行望闻问切之后,他对着朱元璋行礼说道,“皇孙殿下体疲神乏,又感受风寒,所以高烧妄语。”

“那就有劳先生,快给咱孙儿用药吧!”

随即转头对着王景弘说,“把三皇孙身边的侍女太监,全给咱乱棍打死。”

“遵旨。”

王景弘领命离去。

一旁的戴思恭吓得直冒冷汗,写方子的手忍不住颤抖。

那吕氏和朱允炆也伏在地上不敢抬头。

很快开好药方,戴思恭又亲自去抓好药,由其徒弟熬好送过来。

蓝太平把他抱回房间,在服过药后出了一身汗,体温也降了下去。稚嫩的小脸痛苦之色也随之消失,又沉沉的睡去。

看着熟睡的朱允熥,蓝太平轻轻的走出房门,来到春和宫的正殿。

此时殿内只有朱元璋一人,站在那盯着朱标的灵位发呆。吕氏母子已然被他打发离去。

“陛下。”

“熥儿怎么样了。”

“回禀陛下,皇孙殿下在服药后汗出热退,脉静身凉,应是无碍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缓缓转过身来。

那一双如同鹰隼般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蓝太平。

“你觉得熥儿这孩子怎么样?”

面对朱元璋的突然发问,蓝太平内心暗道,“来了,来了。”

“至诚至孝,虽有小瑕,但仍不失为璞玉。”

“哦?那比起炆这孩子如何?”

朱元璋往前逼近一步,一股上位者的威压扑面而来。

蓝太平稳了稳心神,面色如常的回答,“皇次孙殿下少年老成,谦恭有礼,乃一美玉。”

“呵呵,想不到蓝玉竟然生出你这般儿子。”

朱元璋嘴角露出一丝嘲笑。

“谢陛下夸赞,末将有一事还望陛下恩准。”

“何事。”

“末将想接允熥皇孙出宫小住,让他离开这悲伤氛围,对恢复身体有益处。”

朱元璋闻言眉头紧皱,短暂的思考后,同意了蓝太平的请求。

“照顾好熥儿。”

“遵旨。”

经过这么一折腾,时间已经过了子时,朱元璋也回宫了。

他走到殿门口时,回首瞥了一眼,随即转头朝乾清宫走去。

蓝太平缓缓抬起头,看着他的背影竟然有些萧索和佝偻。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528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528

蓝太平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常升在边上无奈的冲他耸耸肩。他俩目光交汇,常升点点头。
“呵呵,刘兄你又回来了啊。”蓝太平冲他一抱拳。
“哎呀,没想到你老弟是深藏不露,而且艳福不浅啊。”刘公子懊恼道,“快说说,这蓬莱仙子长啥样?真的是元妃吗?”
底下人也纷纷叫嚷,让他快说。
更多的人则是捶胸顿足,怎么就让这样的货色捷足先登了呢。
蓝太平面色平静,待众人稍微安静后,“抱歉,无可奉告。”他顿了顿接着说,“而且,以后你们也不会有机会知道了。”
此话一出,整个大厅炸了。
“你说什么混账话呢,你小子给我下来。”
“今天你必须把话说明白,否则你别想走。”
“臭小子,过来叔让你知道为何花儿这样红。”
无数的叫骂声,嗤笑声,嘲讽声,恼怒声交织在一起。
蓝太平面对众人的怒骂,他没有生气,而是冷漠的看着楼下人群。
“呦,公子你这是喝多了吧!”老鸨忙跑上来要拉走他。
“滚开。”蓝太平一甩袖子,老鸨一个趔趄摔倒在地。
“哎呦。”老鸨坐在地上,瞬间脸上布满狠毒之色,“来人,把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崽子给我拿下。”
话音刚落,一群身穿短打的小厮就冲了上来。
蓝太平面露不屑,想不到自己这血战草原的“猛虎”,今日竟然会面对一群土狗的围攻。
常升则一脸看戏的表情,跟他一样的还有楼下那群人。
“小子,识相的抓紧跪下束手就擒。”一名小厮说道,“否则你这细皮嫩肉的,可吃不住爷们几个的拳头。”
“跟他废什么话,给老娘立刻拿下。”老鸨发疯的喊道。
几个小厮见状,不再犹豫直扑上去。
“砰砰砰”,随着几声撞击声。
这群小厮全都躺下了,连声惨叫都没发出来。
蓝太平似笑非笑的看着老鸨,“啊”老鸨吓得连滚带爬跑到楼下。
楼下一众人都惊呆了,这富家公子打扮的小子竟然这么猛。
一时间,所有人都闭上了嘴。
“放肆,谁人在这闹事。”
一队官兵冲了进来,紧接着一个膀大腰圆,身披铠甲手执宝剑,头戴盔甲的军官走了进来。
“东城兵马司副指挥使李威在此,谁人敢造次?”"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528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528


“陛下,黄伴读所言不假,臣昨日也见皇三孙朱允熥殿下僭越了。”

兵部主事齐泰也出列跪奏。

“陛下,老臣素闻允熥殿下顽劣不服管教。想必昨日之事也不能全怪殿下,东宫的师傅们也有失职之罪,只需日后严加管教即可,望陛下宽宥。”

翰林学士刘三吾出列为朱允熥求情。

开国公常升怒目圆睁,看着文官集团鼓弄唇舌也是干着急。

他转头看向蓝太平,却见对方正闭目养神。

无奈常升只能继续干着急。

朱元璋沉着脸,鹰隼般的目光扫视着群臣。

允炆是咱孙儿,允熥也是咱孙儿,他们都是标儿的儿子。

老子没了,儿子下跪磕头也要分个先后?

这群腐儒,要不是今天用得着你们,咱非要让你们尝尝廷杖的滋味。

朱元璋想到这里,闭上眼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

再睁开眼时,已然换上一副悲伤的面孔。

“咱那孙儿也是伤心过度,一时疏忽了规矩。”

“但是”朱元璋话锋一转,“礼法不可废。”

“来人,把掌侍从礼仪的左春坊中允拖出去杖责二十。”

“左春坊大学士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朱元璋的话落,立刻有两名大汉将军把左春坊中允拖了出去。

无辜躺枪背锅的左春坊中允黄璟,在午门处结结实实的挨了二十廷杖。

众大臣皆是心头一颤。

这就是朱元璋的法则,朱家子弟犯错,受罚的永远是下人。

跪在后左门外的朱允炆眉头紧皱,脸上闪过一丝厌恶,他回头狠狠瞥了眼朱允熥。

感受到对方的目光,朱允熥羞愧的低下了头。

这左春坊隶属于詹事府,而詹事府是辅导东宫的机构。

左春坊中允黄璟从小教朱允炆与朱允熥礼仪,但是朱允熥经常旷课,经常受到责罚,而朱允炆则是“三好学生”。

每提起朱允熥,这群老师就头疼。提到朱允炆,则无不竖起大拇指的赞不绝口。

而且加上吕氏的从中照拂,詹事府上下都是支持朱允炆的。

文官的这次借机参奏,表面看似乎并没有起到效果。但朱元璋的表态已经证明,朱允炆地位在朱允熥之上。

这就足够了。

朱元璋站起身来到丹墀边,看着被震慑的群臣,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沈溍,你把西北发来的那封急递给大家念念吧。”

朱元璋并没有着急说立储之事。

“遵旨。”

兵部尚书沈溍,就把蓝玉的那封奏折念了一遍。

这群淮西勋贵听了都脸色一变,这擅自征兵和讨伐是犯了大忌。

淮西勋贵都是武将出身,当年都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

能站在这奉天殿的武将,哪个没有领兵杀敌过?

所以他们太了解朱元璋了。

凡是领兵在外作战,朱元璋都要遥控指挥,哪怕是徐达、常遇春这样的元帅都要遇事请示,不敢擅自行动。

至于其他的将领,那更不用说了。就连是战是守,何时出击,何时撤退,以及如何善后等等,朱元璋都在出征前给予明确规定。

或者根据战报,派急递进行遥控指挥。

朱元璋把兵权看的极重,每次出征必派自己的义子、义侄随军监视。特别是锦衣卫成立后,出征大军的一举一动皆在其监视范围内。

“咱下旨不许他征兵讨伐,他却抗旨不遵,他蓝玉是要谋反吗?”

朱元璋大怒道。

“陛下息怒,蓝大将军想必有不得已的苦衷吧!”

左都御史兼吏部尚书詹微出言劝说。

“不得已的苦衷,呵呵,蓝太平你说,你爹他有什么苦衷?”

詹微的话如同火上浇油,朱元璋手抚玉带厉声问道。

蓝太平身子微微一震,随即跪奏道,“陛下,我爹蓝玉赤胆忠心,一心为国。土酋哈昝勾结朵甘管兀儿,突袭西番罕东之地。

如若不能彻底剿灭,那么一旦朝廷军队撤离,贼兵必然去而复返。西番罕东之地必然得而复失,我爹不忍百姓遭涂炭,不想朝廷再次劳民伤财,故抗旨征兵欲毕其功于一役。”

“我爹忠心日月可鉴,绝无叛逆之想,望陛下明察。”

“请陛下明察。”

一众淮西勋贵哗啦跪倒,纷纷为蓝玉求情。

文臣这边则都是冷眼旁观,他们知道今天朱皇帝要动手了。

虽然矛头指向蓝玉,但是他们不但没有丝毫欣喜,反而有着浓浓的恐惧情绪。

因为他们知道,这位朱皇帝不动则已,一动必然是雷霆万钧。

“胡惟庸案”的余威仍让他们胆战心惊。

一个案子,竟然牵扯十几年,诛连三万余人。

这蓝玉势力不弱于当年胡惟庸,如果陛下真的要兴起大狱,那不知又要死多少人。

更不知道,有多少人死有余辜,有多少人死得冤枉。

文官们当然希望这群武将多死几个,但是又怕自己也被牵连进去。

“哼,传蒋瓛。”

“传蒋瓛。”

随着殿前太监的声音刚落下,身穿绯色飞鱼服的蒋瓛来到大殿。

“臣蒋瓛叩见陛下。”

蒋瓛的到来,不光淮西集团的人如坠冰窟,就连文官集团的都冷汗直流。

蒋瓛作为锦衣卫指挥使,早已声名狼藉。他的手上,沾满了文武大臣的血。

“把你知道的,都说给他听听。”

“遵旨。”

蒋瓛随即说道,“据锦衣卫随军校尉来报,并没有大批贼兵来犯。只有少数朵甘兵袭扰,土酋哈昝早已远遁,并无与管兀儿勾结。”

“蓝大将军却大肆征兵,整军备战,实乃另有所图。”

蒋瓛的话,如同一个惊雷。

整个奉天殿一片安静,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喘。

但是跪在后左门外的太子妃吕氏,忍不住嘴角上扬。

她跟朱允炆对视一眼,二人眼神中充满了必胜的喜悦。

完全没有再理会,跪在他们身后的朱允熥。

没错,只要蓝玉一倒台,那么朱允熥就彻底与皇位无缘了。

他朱允炆就是板上钉钉的太孙,大明将来的皇帝。

而吕氏,则是直接成为大明的皇太后。

“蓝太平,你还有何话可说?”

朱元璋居高临下的问道。

“我无话可说。”蓝太平缓缓站起身,整了整身上的官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呵呵,既然如此。”

“蒋瓛,把他给咱拿下,还有一干参与人员都拿下。”

“遵旨。”

蒋瓛面露喜色,没想到今天竟然这么顺利,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这蓝太平也就是个有勇无谋,仗着自己老子飞扬跋扈的纨绔二代。

蒋瓛早就看蓝太平不顺眼了,放眼整个京师,不管你是几品官就没有不怕他蒋瓛的。

唯独这凉国公父子,从来不把他放在眼里。

“来呀,把虎贲左卫指挥佥事蓝太平,开国公常升,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普定侯陈桓,定远侯王弼,以及东莞伯何荣统统拿下。”

大殿两侧的锦衣卫大汉将军,呼啦的围了过来就要拿人。

一众淮西勋贵彻底慌了,这老朱从一开始打的就是团灭的主意啊。

“我看谁敢!”

就在众人慌神之际,蓝太平大吼一声。

本来乱成一团的奉天殿内,一瞬间安静下来。

那些大汉将军也被他的气势摄住,别看这些殿前侍卫高大威武,但都是没上过战场的“雏儿”。

而蓝太平则是跟着他爹蓝玉,纵横沙场数年,杀敌无数,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真将军。

“嘿嘿,少将军你这是也要抗旨吗?”

蒋瓛手拿镣铐,皮笑肉不笑的走到近前。

“陛下,您当真要如此吗?”

“蓝太平,你们父子辜负皇恩,还舔着脸在这质问陛下?”

蒋瓛不想让他多说,“速速将这反贼拿下。”

朱元璋只是冷着脸一言不发。

既然要决定立朱允炆为皇太孙,那么凉国公蓝玉必须彻底铲除。

还有蓝玉这帮铁杆兄弟,必须一并除掉以绝后患。

这群大汉将军再次得到命令,不再犹豫立刻扑了上来。

蓝太平双臂一晃,两名大汉将军就倒飞出去。

东莞伯何荣粗声粗气的喊道,“我等为陛下出生入死,难道是为了今日这个下场吗?”

“哈哈,狡兔死走狗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蓝太平跟何荣的话,让一众淮西武将都面带凄凉之色。

他们纷纷大喊,“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

蓝太平趁锦衣卫犹豫之际,“陛下与其说我父亲谋反,不如说是为了给朱允炆扫清障碍。”

“您已经决定,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了!”

蓝太平此话一出,朝堂沸腾!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528


朱元璋又继续低头批改奏折。
蓝太平神色如常,坐在了朱元璋对面。
“陛下,现在京师内外仍不太平。把宫城的防卫,交给常升和傅让末将放心。”
朱元璋再次停笔,深深的叹了口气。
“咱老了,不想折腾了。”
“你跟咱交个实底,你跟蓝玉是真心辅佐熥儿吗?”
朱元璋如鹰隼般的双眼,紧紧的盯着蓝太平。
锐利的目光,一时间让蓝太平不敢直视。
他慌忙站起身,“陛下,末将是不得已而为之。”
“哦?怎么个不得已?”
“回陛下,您是大明的开创者。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您的功绩千古无二,受世人所敬仰。”
朱元璋还是盯着他,意思是少拍马屁。
“呃,如若懿文太子未薨世。”蓝太平竟有些哽咽,“家父跟末将是万死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做这种大逆不道之事。”
“可你们还是做了。”朱元璋冰冷的声音响起。
“因为末将知道,如果末将不做,那么末将的家族将是灭顶之灾。我想那天朝会上,陛下是真想夷灭我蓝家三族,不是吗?”
蓝太平恢复平静说道。
“呵呵,咱也不瞒你。”
“自从标儿走了,咱就想立刻灭了你蓝家满门。”
“因为你爹蓝玉,能活到现在全赖他是标儿的舅舅。咱本打算将来让他为标儿擎天保驾,所以才能忍他这么些年的胡作非为。”
朱元璋也不藏着掖着了。
“陛下说的是,我爹蓝玉确实有诸多不法之事。比如在喜峰关毁关而入,比如元妃之事,比如纵容义子行凶殴打御史,还比如在军中安插亲信等等。”
蓝太平也是坦诚相待,把他爹这些年的违法之事列举出来。
“嘿,有意思。太平,你是这么多孩子里咱唯一看走眼的。”
朱元璋竟然露出一丝笑容。
“谢陛下,所有的这些我都知道。我还知道几乎所有的淮西叔父们,都跟我父亲差不多。”
“他们认为这天下,是他们打下来的。他们就要可劲的享受这天下,丝毫不考虑江山社稷,不考虑百姓的死活。”
“说下去。”朱元璋隐隐有些期待。
“他们从大明的缔造者,变成了大明的祸害。”
蓝太平思虑一下,还是说出了那两个字。"



蓝太平环顾四周,见没附近没人才转头说道,“我差点死在这毒妇手里,你觉得我能放过她吗?”

“那你的意思是?难道要在东宫杀了她?”

他遇刺常升也有耳闻,但是他不认为在东宫杀太子妃是件聪明的事。

“为什么要杀她?”

“让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希望破灭,不比杀了她更爽吗?”

蓝太平继续往外走。

“哎,你等等我,那我该怎么做?”

“从明日起,送走朱允炆后把她囚禁起来,我要让她眼看着自己培养的儿子如何被一点点毁掉。”

“失去希望,远比死亡更痛苦。”

常升看着远去的蓝太平,忍不住打个激灵。

“我大舅也没他这么坏啊,难道随舅妈?”

常升嘟囔着向东宫走去。

“乖孙,到了那边要记住一切都靠你自己了。”

“皇爷爷,孙儿舍不得你。孙儿不想走,想一直陪着皇爷爷。”

东宫内,朱元璋搂着朱允炆老泪纵横。

朱允熥则站在一侧,默默的看着爷孙情深的二人。

“皇爷爷也舍不得你,但是你已经大了,要像你的叔叔们那样,为大明江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孙儿谨记皇爷爷的话,只是…”

朱允炆看了一眼旁边的允熥,恨恨的说,“只是孙儿不甘心,不甘心呐!”

“住口,去了凤阳要与民为善。切不可做欺压百姓,为祸乡里的行为。”

“将来要是有人觊觎咱朱家江山,你要跟你那些叔叔们一起奉天靖难,知道吗?”朱元璋意味深长的说。

“孙儿明白,一定不辜负皇爷爷一片苦心。”

朱允炆乖巧的答道。

朱元璋摸摸他的头,恋恋不舍的道,“去跟你母妃道个别吧,明日一早你就去凤阳就藩。”

“皇爷爷,难道母妃不跟我一起去凤阳?”

“她作为当今太孙的嫡母,自然要留在东宫。”

朱元璋扫了一眼朱允熥,淡淡的说道。

朱允熥下意识的低下头,眼神躲闪。

“孙儿明白,孙儿告退。”

朱允炆拜了一拜,然后退了出去。

在他转身离开前一刻,用怨毒的眼神扫了一眼朱允熥。

自从那次朝堂蓝太平兵谏之后,他跟他的母亲就被开国公常升,给变相软禁了。

平日里哪也不能去,就算他去文华殿上课也有卫士跟随。

这一切,都拜朱允熥所赐。

不,是那个蓝太平,蓝玉之子所赐。

朱允炆正在胡思乱想之际,耳边响起一道粗犷的声音,“吴王殿下,请吧。”

说话之人,正是当初带兵冲入大殿,拿下丘福的蓝铁心。

他现在已经是府军前卫指挥佥事,东宫的侍卫长。

“哼”

朱允炆冷哼一声,明日我就离开这去就藩了。无需在受他限制,你们有一个算一个,这笔账我早晚会跟你们算。

在朱允炆离开这后,朱元璋盯着朱允熥良久不说话。

这个孙子,是自己真真正正的嫡孙。

他从未想过有一天,要把大明江山交到他手里。

以前有太子朱标,有嫡长孙朱雄英。

即使在前些日子立太孙时,朱元璋心中也早早就默认了朱允炆。

因为他真的太差劲了,懦弱,顽劣,不爱读书,不明事理。

这样的人,如何能担起这大明江山?

可他偏偏又有一位强势的舅老爷,更有一位强势又狡猾的表舅。

如果自己哪天闭眼了,这大明还姓朱吗?

“皇爷爷,您怎么了。”

朱允熥看着朱元璋盯着自己一言不发,脸色全在不停的变幻,身子也开始发抖。

“唔,熥儿你过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