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大庆逍遥贵公子》是作者“十三归”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李卓庞振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历史经济学教授李卓,穿越到大庆成为户部侍郎庶子,原本想搅动风云的他,却因太过出色差点命丧黄泉。后被主母送到自己娘家,欲用金银让李卓成为纨绔废物。李卓表示,这太合我心意了。从此,大庆多了一个出入勾栏,赏花钓鱼的纨绔公子。期间,李卓和他的钓友闲聊吹牛,废丁税,推宝钞,开海贸......某日,李卓震惊的发现,自己吹的牛竟然都成为了现实。皇帝:李卓,来当我大庆国师吧。李卓:啊?不是,我只想做个隐居山林的咸鱼啊.........
主角:李卓庞振 更新:2025-01-18 21:50: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卓庞振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庆逍遥贵公子》,由网络作家“十三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大庆逍遥贵公子》是作者“十三归”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李卓庞振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历史经济学教授李卓,穿越到大庆成为户部侍郎庶子,原本想搅动风云的他,却因太过出色差点命丧黄泉。后被主母送到自己娘家,欲用金银让李卓成为纨绔废物。李卓表示,这太合我心意了。从此,大庆多了一个出入勾栏,赏花钓鱼的纨绔公子。期间,李卓和他的钓友闲聊吹牛,废丁税,推宝钞,开海贸......某日,李卓震惊的发现,自己吹的牛竟然都成为了现实。皇帝:李卓,来当我大庆国师吧。李卓:啊?不是,我只想做个隐居山林的咸鱼啊.........
“平素让你少惹些祸,做事低调些就是不听,现在好了吧,要不你和我过去见见?
如果真有什么误会解释清楚便是,以他的身份,想来也不会过多为难你。”
李卓脑袋顿时摇的像拨浪鼓一样。”
“不去,舅舅,您找个理由,就说我出去了没回来,想来他也不能确定那人是我。
我闯祸了活该,可如果连累到你们该如何?舅舅您说呢?”
在这张府之中,要说他唯一还有几分尊重的人,便是眼前这位。
张海虽然在经商一道上很有手段,但读书方面却一塌糊涂,故而张贤一直都看不起他。
在许多事情上,都偏袒张文这个孙子,有时弄的张海这家主就像个透明人一样。
不过他对自己向来都很大方,刚来的那一两年,李卓遭受到张文等人的欺负,他帮过几次自己。
否则以李卓的性子,哪会称他舅舅,顶多也就个“张老爷。”
“你这孩子,真是不让人省心,徐院长是这次玲珑诗会的评诗三人之一,今晚的诗会你就别去参加了,免得到时被他看到不好。”
张海看似勉强同意,实际张贤那个眼神的意思,就是告诉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二人见到面。
李卓立马脸色大喜。
“真的吗?太好了舅舅,正好我染了些风寒,身体不太舒服,并且对此诗会我原本也不想参加的。”
李卓没想到还能有这好事,当即满口答应下来。
“这几日冷了不少,定是你出去钓鱼吹了冷风,记得去抓些药吃,风寒开不得玩笑。”
张海说完转身离开,李卓亲自将他送到了门口。
大堂之中,张贤正在和徐孝同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见到张海进来马上问了句。
“怎么就你一人?李卓为何没来?”
张海看了他一眼,脸上露出歉意,向徐孝同抱了抱拳。
“徐院长,李卓这孩子平日里顽劣不堪,我去了问了家仆,他昨晚留宿在怡红阁,此时只怕是还未醒来。”
怡红阁是什么样的地方,光听名字就能听出来。
张贤恼火的一拍桌子。
“真是岂有此理,看来真是太骄纵他了,徐院长您放心,老朽这就派人去把他抓回来,到时要杀要剐随您的便。”
父子二人的演技虽然好,但徐孝同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看出了些门道。
料想李卓也应该是不想见自己,此事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可能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于是笑着站起身,朝着张贤抱拳。
“张公切莫如此,是徐某多有打扰,既然他不在府上便罢了,我还有些事,便先行一步了。”
张贤连忙出言挽留。
“徐院长,好歹在家中吃些酒菜再离开,这些后学之辈也希望得到您的提点。”
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张贤不想就这么错过,要是能吃饭拉近感情,对李正和张文之流,都是极有好处的。
“张公美意徐某心领,不过在下确实有事,郡主让在下负责晚上的评诗,还有事情要交待。”
徐孝同将郡主都搬出来了,张贤也只能作罢,然后带着张家人,亲自将他们二人送到大门之外。
“徐院长,知府大人,随时欢迎你们再来我府上做客。”
“张公客气,那我二人便先走了。”
一番寒暄之后,徐孝同和许辉上了轿子。
“子厚,我说你怎么想起来要来张府,看来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想见之人是那李公子吧,莫非他真有什么地方得罪你了?”
刚才在张家大堂,外人太多,许多话不太方便问,现在此地没有了外人,也就没有许多顾忌了。
许辉自问非常了解自己这多年老友,故而才好奇,以他的性子,除非对方做了什么无法原谅的事情,不然也不会和一个小辈过多追究才是。
且他的态度,也不像是上门来兴师问罪。
听到许辉的话,徐孝同没有回答,只是脸上露出十分纠结之色。
“子厚,可是有什么事不太好开口?”
徐孝同忽然一笑。
“也没什么不好说的,反正徐某此举也是为了他好,如常,你说的没错,徐某此行就是为了见那位李家公子。
也就是他们口中那个不学无术的纨绔之徒。”
许辉满脸困惑,等待着徐孝同的下文。
“如常,近日来在上京,出现了一个神秘的人物,唤作鱼小郎君,他写的诗词名动上京,你知道吗?”
“鱼小郎君?莫非是写出《登高》那个才子?怎么,你该不会说那李家公子就是鱼小郎君吧。”
淝阳和上京之间,就隔了一个古南省,不算太远,且大庆文风鼎盛,对诗词歌赋尤其推崇。
鱼小郎君那几首诗词,也不知是谁传出来的,早已名动上京,他也略有耳闻。
最喜欢的便是那首《登高》了,许多人都想知道这位才子究竟是谁。
可奇怪的是,无论是谁都查不到任何线索,神秘至极。
面对许辉的眼神,徐孝同轻轻点头。
“不错,鱼小郎君正是那李家公子,当今李侍郎的第六子,眼下寄住在张府的弱冠少年。”
“什么?子厚,当真有此事?你是如何得知的?可能确定?”
许辉瞬间瞪大了眼睛,十分惊讶。
徐孝同神秘一笑。
“徐某若是无法确定,又怎会邀你一同来张府,如常且听我道来,诗词歌赋不过是李卓最寻常的一方面而已。
他真正厉害的是腹有定国安邦,吞并四海的惊世才学,那些诗词,实际是陛下泄露出去的。
与那些诗词一道被送入陛下手中的,还有一些国策,真可谓是惊为天人呐。”
“砰”的一声,许辉忍不住震惊一下站了起来,却忘了还在轿子中,脑袋撞到了轿顶。
“如常,你这是干嘛?”
许辉对此浑不在意,目光死死的看着徐孝同。
“子厚,你的意思是说,陛下,陛下他让你来找李卓的?即使如此,我等当立刻回去等着,否则是抗旨啊。”
徐孝同笑着一抚须。
“呵呵,如常,若事情当真有你说的这般容易自是最好,你忘了他眼下在平阳的名声了吗?”
许辉冷静下来后,细细思索了一番。
“你是说,此子故意伪装成一副纨绔的样子,来隐藏自己?可是既然有陛下赏识,就算是李大人也绝不敢说三道四吧。”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5642】
“如果只是一个李通,自然没有问题,可如今此子根本没有入朝为仕的心思。
据我所知,他是真的想当一个闲云野鹤,过无拘无束的日子,陛下对此也颇为无奈,对待此种大才,绝不可强行为之。
否则又是个慕容存呐,只有让他真心实意为陛下所用才行。”
许辉为官前也是举人之身,经史子集无一不精,慕容存何许人也自然是熟悉的很。
他在文人仕子的心目中地位极高,素有亚圣一称,写的一些书更是被后世无数学子奉为经典。
此人乃是四百多年前的人物,当时还没胡朝,正值武朝末年。
那时的武朝早已腐败不堪,贪官污吏横行,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百姓困苦不堪。
慕容存巨的武朝气数已尽,多次拒绝朝廷让他入朝为官,而是一心做学问,著书立说。
而武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更是穷奢极欲,也想让慕容存入朝为相,依旧被拒绝,但他没有其父亲的耐心。
竟然令人强行将慕容存绑到了朝廷中,逼着他做官,最后不仅没成功,慕容存更是绝食而亡。
此事引起天下文人的愤慨,于是出现上万仕子齐聚宫门前让皇帝下罪己诏,史称“仕子围宫”。
结果皇帝一怒之下,对这上万文人仕子大肆屠戮,彻底引起天下大乱,数年之后就被胡人趁虚而入,一举推翻了王朝。
而慕容存因其不畏皇权的高风亮节,和广大的学识,被后世文人尊为亚圣。
“子厚,听你所言,此子不过刚刚弱冠,他当真有如此大的才学?”
许辉还是有些难以相信这事。
徐孝同看了他一眼。
“你知道他的那些诗词文章,是怎么进入陛下眼中的嘛?”
“这个......不是你所为吗?”
许辉下意识的问了句。
“我?呵呵,徐某至今也不过与他有一面之缘而已,是我老师,如常,他是我老师的忘年至交。
且二人相处过程中,我老师也多次被他所惊艳折服,否则你以为,陛下会如此重视此人吗?”
“砰”的一声,许辉脑袋再次和轿顶来了个亲密接触。
“房,房老?”
许辉目光激动的看着徐孝同,慕容存是几百年前的人物,但房老可是尽在眼前的亚圣啊。
徐孝同对他做了一个禁声的手势,脸色严肃的看着他。
“如常,我今日告诉你这些,绝不可向外透露半个字,老师和陛下都对此子极为看重。
他当今年少,玩心大一些可以理解,我们需要有耐心徐徐图之,你身为林州知府,也是第四个知道此事之人。
此后在林州你要多加留意,切不可让他发生丁点意外。”
“明白了,孝同,听你所说之后,我当真想现在就见一见他。”
这一刻,许辉对李卓的好奇心来到了顶点。
能引起当朝皇帝,房老,还有徐孝同如此重视的大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会有机会的......”
“阿秋......”
张府,李卓又打了个喷嚏,揉着鼻子往大厅走去,是张贤叫他过去。
刚一进去,所有人的目光立刻汇集而来,全部落在他身上。
李卓和往常一样,和他们先行了个礼。
“李卓,老朽问你,你到底做了何事,才让徐院长和知府大人特意找上门来?快快从实招来。”
张贤看着眼前的少年,白眉紧蹙,直接开门见山的盘问。
李卓就知道是为了此事,捏了捏痒痒的鼻子。
“回禀老太公,我真不认识什么徐孝同,此事舅舅方才已经问过我了。
又哪里知道他们为何要来找我?我虽顽劣,但也知道什么人不能得罪,岂会如此糊涂?”
李正冷哼一声,目光冰冷的看着他。
“事到如今还在此巧言令色,满口狡辩,定是你仗着我李家名头,和外公他们的纵容。
在平阳嚣张跋扈惯了,得罪人却还不自知,你可知徐院长是何等人物?就算是爹对他也要客客气气。
你若是惹了他,到时要连累多少人?”
“表兄所言极是,你来我张家六年,我张家自问对你算是不错,金银随你使唤,帮你解决了多少麻烦?
你就是如此回报的?昨晚你在天香院和表兄欲拳脚相加,还有什么事是你做不出来的?”
面对他们的咄咄逼问,李卓内心的火气也在急速攀升,正欲开口,张海先站了起来。
“爹,正儿,我倒是觉的卓儿并未撒谎,而且徐院长也说了,并非是兴师问罪。”
“糊涂!你还在为他狡辩?”
张贤猛的一拍桌子,瞪着张海怒喝。
“爹,若卓儿当真得罪了徐院长,他又岂会如此轻易放过?而且也无此必要对我们客客气气。”
张海罕见的没有就此缄口,选择为李卓据理力争。
“老太公,我这几日一直都在府内很少出去,更是从没得罪过什么人,舅舅所言有理,如果真得罪了他,岂会轻易放过我?”
“那你说,他为何要指名道姓的见你?莫非你们之前就认识?”
张贤依旧是冷着一张脸。
见此一幕,李卓也是猛的反应过来。
真是个老狐狸,刚刚李卓还真以为他也认定自己得罪了徐孝同,眼下看来,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刚才不过是给自己下马威,其实是想探知自己和徐孝同的关系。
一念及此,李卓的情绪迅速平静下来。
“老太公,关山书院的院长连我父亲都难以接触?我怎会认识他?依我看,他极有可能是认错了人。”
李卓说话之时,张贤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他的眼睛。
对于自己看人的目光,张贤还是有几分自信的。
不禁低声自语了一句。
“难道真是认错了?”
“爹,今日的玲珑诗会,就别让卓儿参加了,要是被徐院长看到,恐怕会生出麻烦来。”
“嗯,那就如此吧。”
张贤觉的有理,反正以李卓这种货色,他又能做出什么好词出来,不出去丢人现眼也好。
至于昨晚李卓和李正,在天香楼发生的矛盾,事情经过他们也都已经知晓。
说到底,是李正侮辱李卓母亲在先,加上李正也没受伤。
所以就随意提了两句,算是过去了。
回到屋内的李卓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的景色,眉头紧锁。
“徐孝同?你究竟为何要找我?”
此事如果不弄清楚,李卓总是无法心安,隐隐约约间,似乎把握住了什么,却又不太真切。
所以李卓决定,今晚怎么说也要去永林河一趟,但不是去参加诗会,而是看有无机会见到徐孝同,自己到底认识与否。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5642】
“公子,该喝药了。”
环儿小心翼翼端着一碗药汤走进来,放在桌上后迅速将小手放在耳朵上,又拿下来吹了吹。
见此一幕李卓摇头一笑。
“你这笨丫头,如此烫手也不知找个东西垫一下。”
自从上次李卓帮环儿教训了一番,那些欺负她的人后,这丫头性格也变的开朗不少。
毕竟只是个还未满十六的少女,心性很是单纯,闻言俏皮的吐了吐舌头。
“一着急没想起来。”
李卓来到桌前坐下,端着药汤喝了起来,不得不说真他么难喝啊,又苦味道还怪。
这时候李卓无比怀念地球的那些感冒药。
“环儿,我教你的那些字,学的怎么样了?”
名义上她虽然是李卓丫鬟,可实际李卓一直都将他当成妹妹来看。
这丫头也是个苦命人,是李卓从一处妓院买下来的,据她自己说是淮河大水一路流亡到的平阳。
后来遇到人牙子,将她以二十两纹银卖给了妓院。
李卓没事干的时候,就会教她认字。
一听这话,环儿的脸色一下垮了,噘着嘴,低着脑袋,两个小拳头攥的紧紧的,不敢看李卓。
声音就像是蚊子一样小。
“环儿记不住,写不好......”
“看不出你还是个学渣,想长久留在我身边,不会认字可不行,从今天开始,你给我用心去学。”
见李卓认真了,环儿赶忙点头应下。
“今晚将在永林河边举办玲珑诗会,此等盛况难得一遇,晚上我带你一起去见见世面。”
“太好了!多谢公子。”
环儿用力点头,看着李卓露出开心的笑容,一双眼睛都弯成了月牙儿。
随着戌时临近,整个平阳就像是一锅煮沸的开水,所有人都开始忙碌起来,尤其是永林河两岸更是如此。
西边落日半掩层云之中,将天际渲染的晕红,犹如情窦初开的少女脸颊一般。
不大的平阳城热闹非凡,许多地方早已张灯结彩,永林河两岸的酒楼商铺,正在大量上人。
李正,张文等人早已离开张府,直奔永林河而去。
似是有无边伟岸之人手握神笔,在天上随意泼墨挥洒,抹去了天边的红霞,黑色越发浓郁。
最后在天上点出一轮圆月,以及数之不尽的繁星点点,拉开了黑夜大幕。
李卓换了身衣服,带着丫鬟环儿,老仆阿福往永林河而去。
整个平阳城彻底陷入了狂欢,街道人往如织,一路走来景色之美让人目不暇接。
小贩们也抓住了这次机会,将摊位都摆到了永林河两岸,吆喝声不断。
“快看,船纺来了!”
才子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高声阔论,老叟,孩童,皆是满脸笑容。
不知谁喊了一声,众人目光立刻看向永林河上。
那河面上不知何时出现了几十艘画船,上面点缀着各种不同风格装饰之物,十分好看,两岸灯火通明。
这便是所谓的画舫巡游,此番诗会,想要获得船纺可不是那么容易,要么就是有了名气的才子。
要么就是当地大族,如张老太爷,李正等人就在一艘船上。
而最当中的那一只最为庞大,船上挂着好看的装饰,一面印有“白”字的旗帜耸立,船上还站着数位身穿甲胄的军士。
船的主人正是此番玲珑诗会的举办者,安阳郡主白玲珑。
这个点许多人刚吃完晚饭,都从家中出来凑热闹,即便是不参加,能一睹此种盛况也算不枉此行。
人们还在从四面八方向永林河边汇集,华灯如织如同浩浩不绝的烟火。
有身穿彩衣的戏子在台子上歌声渺渺,有卖艺杂耍之人在奋力表演,看官传出一声声叫好。
有小贩们的高声叫卖不绝于耳,忽的,远处传来阵阵锣鼓之声,人们纷纷让开一片地方。
一条数十米长的舞龙正快速游来,做出各种好看的动作......
一袭青色碎花裙的小丫鬟,手中拿着糖葫芦吃着,看着面前一幕高兴的拍手叫好,兴奋的对着眼前少年说道。
“公子快看,好热闹啊,幸亏我们过来了。”
一处猜灯谜的小店,李卓吃了口糖葫芦,目光感慨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今夜之景,是他来平阳六年后首次见到,即便是平时过年也没这么热闹过。
“今日算是体会到了辛弃疾的感受了,当真是一夜鱼龙舞啊......”
李卓也情不自禁的被这种环境所感染。
今夜,注定将载入平阳的史册,随着船纺临近,二十位相貌身材俱佳的女子,身穿同样的舞服,来到了永灵桥上,有的还抱着各种乐器。
最高最大的那艘船上,被推出一个巨大的大鼓,船内之人看着两岸人头攒动,脸上尽是笑容。
“陈大人,你有心了。”
船中坐着数人,每一位身前都放着美酒佳肴。
当中那位身穿一袭白色琉璃裙,青丝如瀑,脸上虽戴了一方面纱,却难掩其惊人的美貌。
正是安阳郡主白玲珑,她左手第一位那人,正是身穿儒袍,气质不凡的徐孝同。
而说话之人是徐孝同旁边的林州知府于辉,他口中的陈大人,自然就是平阳县县令陈丰。
虽是此方父母官,但在这条船上,他的地位却是最低,坐在右边最后一个位置。
闻言赶忙起身,拱手说道。
“于大人谬赞了,下官受之有愧,这都是我平阳百姓自发而来,皆是因郡主的风采和恩泽,我平阳才有今夜这般热闹的场景。”
“郡主,时间差不多了,是否可以开始了?”
徐孝同笑着说了句。
“好,便开始吧。”
白玲珑虽是郡主,但和徐孝同说话也是极为客气。
当即一位穿着常服的中年男子,起身来到了甲板上,同时船上的大鼓被敲响。
“咚咚咚”的声音四散而开,瞬间就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唱戏,吆喝,叫卖声也骤然一停。
他朝着所有人拱了拱手,旋即高声说道。
“诗词之道自兴至今已逾千年,肃文风,开文智,浩浩沉淀至我朝,无数名篇佳作如星斗沙尘,使我等后世之人有仰慕之机。
在下王存王敬之,添为此番玲珑诗会评讲之一,诗会规矩大家早已知晓便不多做赘述,戌时二刻已到,平阳玲珑诗会,正式开始!”
他的声音即便在这种安静的环境下,传的也不远,只有最靠近河边的人能听到,而李卓正是其一。
“公子,他说的话什么意思啊?我怎么听不懂?”
环儿站在李卓身边,手指放在唇上,乌黑的大眼不解的看向李卓。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45642】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