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热书书屋 > 现代都市 > 副皇帝畅读全文

副皇帝畅读全文

朱由检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热门小说《副皇帝》是作者“朱由检”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朱由检朱慈烺,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崇祯十六年,大明帝国已至穷途,重续大明辉煌的梦想破灭,朱由检茫然无措,太子朱慈烺悄然出现,劝朱由检御驾亲征。御驾亲征?怕不是提桶跑路!迂回的事,怎么能说是跑路?多年以后,朱慈烺尊朱由检庙号高宗,随即有不具名实录流出:高宗不是跑路,是享受战斗,高宗真的很低调,从不随便告诉别人有绝世武功,他就是太子点醒的无情的杀戮机器。本书又名《崇祯逆转,从劝父皇御......

主角:朱由检朱慈烺   更新:2024-09-14 15:1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由检朱慈烺的现代都市小说《副皇帝畅读全文》,由网络作家“朱由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副皇帝》是作者“朱由检”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朱由检朱慈烺,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崇祯十六年,大明帝国已至穷途,重续大明辉煌的梦想破灭,朱由检茫然无措,太子朱慈烺悄然出现,劝朱由检御驾亲征。御驾亲征?怕不是提桶跑路!迂回的事,怎么能说是跑路?多年以后,朱慈烺尊朱由检庙号高宗,随即有不具名实录流出:高宗不是跑路,是享受战斗,高宗真的很低调,从不随便告诉别人有绝世武功,他就是太子点醒的无情的杀戮机器。本书又名《崇祯逆转,从劝父皇御......

《副皇帝畅读全文》精彩片段

“大将军,吃点东西吧。”

李国翰捧着一块烤肉递给了阿巴泰。

吃个锤子。

阿巴泰接过烤肉,恨恨地撕下一块,咬牙切齿地嚼着,如同在撕咬明人。

旁边的残兵败将们沉默地吃着东西,除了咀嚼声与火堆里的噼啪声,再无杂音。

看阿巴泰停下咀嚼,李国翰赶忙送上茶水。

可得伺候好了。

一战送了四千军,这个锅太大,非得阿巴泰这个主将才能背得动,其他人回去都是必死无疑的。

阿巴泰当然知道自己罪责难免,因此很抑郁。

其实剩下的几百号人同样很郁闷,都怪憋出了内伤。

前所未有的大败让他们撞上了,有一个算一个,回去都得撸到底,再想爬起来可就难了。

所以从中午狂奔离开后,全军都是垂头丧气,饭不吃水不喝,晃荡到了半夜才屠了一个村子,搜集粮水休整。

其实他们不感觉饥渴,奈何坐骑受不了了,不把这些娇贵玩意伺候好,必死无疑。

鞑虏垂头丧气,京师守军都是欢天喜地。

不是因为白天大胜,也不是因为一些人打扫战场发了财,而是天亮后要分肉。

“嘿嘿,一人两斤,我要带回去给父母尝一尝。”

“好久没吃肉了,过年的时候就喝了一口肉汤,这次要吃个痛快。”

“早知道打赢了有肉吃,老子怎么也得出去打一仗。”

“别吹了,就你?

怕不是给鞑子送肉吃!”

此话一出,众皆大笑。

近三千匹死马重伤马,马肉就能有百万斤,全城按人头分,一人四斤绰绰有余。

可把城里的屠夫们忙坏了。

剥皮抽筋剔骨,马肉裹上盐后分配,内脏清洗干净后和骨头一起熬煮,足够全城吃三天。

一时间,满城飘起马肉香。

什么,里面夹着腥臭与膻味?

别逗了,大家都能装作不知道肉饼里是什么馅儿,这么好的马内脏有什么下不了口的?

只是想进嘴得等天亮,此时天还没亮,朝臣们陆陆续续聚集准备上朝。

蒋拱宸特意等曹良直,一起往宫城走去。

“昨天大胜,京师转危为安,终于可以过两天舒心日子了。”

“是啊,整天提心吊胆的,不是人过的日子。”

“还不是那些武将无能?

但凡能守好关卡,如何能让京师预警?”

刻意等待当然不是为了说这些闲话的,蒋拱宸转入正题,说道:“陛下亲临一线厮杀,显得各臣无能,周延儒外出督查军务组织阻击却不能阻敌于外,圣眷必失,或可弹劾之!”

曹良直犹豫了一下,道:“弹劾阁臣是非法的,况且……”曹良直见左右无人,低声道:“周延儒去职,于你我有何好处?”

御史不轻易弹劾人的。

都在官场上混,讲的是一团和气,就算把周延儒干掉,其党羽犹在,还不得逮着两人往死里干?

又不是以前,干掉周延儒是陈演上位,如今两人处于“上面没人”的状态,真不能冒险行事。

蒋拱宸说道:“昨晚,吴昌时来访……”曹良直问道:“那厮怎么敢违背宵禁的?”

“没违法,兵马司出售夜间通行证,二十两银子一张。”

蒋拱宸嗤笑着解释了一句。

太子力推一个破落秀才和自家舅舅,原以为能干出什么大事呢,结果就这?

“刚愎自用,必受其殃!”

曹良直点评了一下太子的用人方式,问道:“吴昌时说了什么?”

“王蛮子即将入京,谋求入阁。”

蒋拱宸说道。

王应熊,前内阁成员,其性格强势,行事狠厉,江湖人称蛮子,因得罪了太多人又失去圣眷而去职,去年得周延儒推荐而诏回京师。

派来打前站的家丁发现周延儒不在,只好先去拜访周的代言人吴昌时。

周延儒已成破船,即将沉没,吴昌时不愿意被拖进水里,怎么办?

当然是换条船喽。

王应熊入阁,可为周党新老大。

所以吴昌时联络了蒋拱宸,想让他领头发动倒周运动,并且把倒周运动限制于倒周延儒一人而非倒周党所有人。

“奏疏递上,不论成不成,有这个数……”蒋拱宸伸出了五个手指头。

“五百,可以啊……千!”

蒋拱宸纠正道。

“这么大本钱?”

曹良直咋舌,道:“贬斥都值得了。”

“不至于。”

蒋拱宸摇头道:“周延儒已成破鼓,谁都能抡,就看有没有好处。”

诚然,皇帝和太子并未表现出对周延儒的敌意,但是周延儒自请回朝未被准许,精于政斗的老油条们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其圣眷已衰?

圣眷一衰,败亡就在顷刻间。

曹良直思考了片刻,道:“即便周延儒去职,如何能够保证王蛮子重返内阁?

如今东宫当家,虽然用人刚愎,却不是好糊弄的。”

“看后续安排,成则依附于后,败则独善其身。”

蒋拱宸说道。

“便如此。”

曹良直应下。

到了宫门前,两人停下这个话题,与亲近的同僚聊了起来。

闲着也是闲着嘛,不如聊个一文钱的打发时间。

“昨日陛下大发神威,杀得建虏节节败退,实乃千古唯一的帝王。”

“有战神之资……不,陛下就是大明战神,长此以往,必能赶太祖超成祖。”

“太子亦功不可没。”

曹良直凑趣道:“若非太子指挥有方,及时督领东宫卫出击,怕是还有变故。”

笑嘻嘻的,全不见私下里对太子的不满和吐槽。

他夸一句皇帝勇猛无敌史上第一,你接一句太子计谋无双堪比孔圣,我就说太子仁慈爱民亘古未有。

各个角度夸,而且有理有据,绝对真实。

大手一挥把百万斤马肉发出去,骨内脏免费吃,不是仁慈爱民是什么?

一匹马五六百斤,三千匹马去皮与筋依旧能有一百五十万斤,按照二十文一斤算,能卖一万五千两,足够京营一个月军饷,可不是一笔小钱。

太子大手一挥就撒了出去,不,不止这些,一斤肉起码要搭二两盐,算下来也要万把两。

心痛如绞!

诸文武脸上笑嘻嘻,猛夸太子仁慈,心里麻卖批,大骂这个这个败家玩意。

可不敢真骂出来。

不知道多少人苦于没有接近太子的借口呢。

想着太子,太子就到了,没等诸臣上前招呼,上朝时间到。

进殿,行礼,落座,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蒋德璟举着奏疏道:“启奏陛下,昨日大捷,阵亡与斩获皆已经统计完毕,臣组织各部司拟定封赏在此,臣请圣裁。”

“呈上来。”

朱由检说道。

王承恩噔噔跑过去接了,刚回身,朱由检说道:“太子先看。”

你这样搞,别人很容易认为你脑子里只有肌肉了啊,老爹!

朱慈烺无奈起身,道:“启奏父皇,儿臣已经审核,无误。”

“呈上来。”

朱由检招手。

应时盛封慈溪伯,爵位不世袭,但其子应承恩荫授锦衣卫指挥佥事,赐铁券,免一死。

杨衍追赠太子太保、左都督,荫其子沂州卫指挥佥事,赐铁券,免一死……有后代得都给世职,哪怕只是一个小旗,那也是世代不移的铁饭碗,嗯,前提是大明还在。

朱由检放下奏疏,道:“甚好,昭告天下,要让天下人知晓,忠义者必有回响。”

“臣遵旨。”

蒋德璟应下。

朱由检问道:“立功将士封赏何以不呈?”

冯元飙拜道:“斩获太多,臣正在核验。”

朱由检没有为难兵部,道:“此战斩获史无前例,太子功居第一。

拟诏,封皇太子朱慈烺天下兵马大元帅,掌征伐,兼理内外政务、官员选调,许开大元帅府,自行招募属臣兵将,大元帅令同圣旨,若有不谐,以大元帅令为准。

昭告内外,若有不从大元帅令者,以抗旨论处,绝不宽赦。”

诸臣大惊。

将大元帅令置于圣旨之上,还不如禅位算了,既然恋栈不去,为何又要如此操作?

“陛下三思。”

魏藻德出列,拜道:“自古未闻皇太子凌驾于皇帝之上者,此乃倒转天罡,即非人伦,亦不合天理,请陛下三思。”

“陛下三思。”

兵部侍郎张凤翔出列,拜道:“三纲五常,天地至理,今置东宫于中宫之上,置陛下何?

置朝廷何?

置天下何?”

“请陛下三思。”

呼啦啦拜了一片。

太子用人那么精明,可不好带薪摸鱼,绝不能让他主掌朝政!

“皇太子文韬武略超群,且纯孝,绝不会出现父子相残之局面。

诸卿若有不满,自可以递交辞呈,朕绝不挽留。”

朱由检看向吴甡,问道:“吴卿有何话说?”

“臣以为善。”

吴甡说道:“想去年鞑子入寇,来去纵横无所阻,京师一日三惊。

正月,太子殿下谏言练兵,又选贤任能,方有今日大捷,臣以为封太子殿下天下兵马大元帅职,有利于挽回时局。”

“先生所言极是。”

朱由检满意地笑了。

反对就是“卿”,同意就是“先生”,很现实。

前兵部右侍郎、奉诏回朝的吕大器拜道:“陛下何不禅位?”

分不清是谏言还是讽刺。

朱慈烺说道:“父皇陛下励精图治十七年,国事日渐颓唐,几至灭亡之境。

如今局势尚未改变,若父皇陛下禅位,百年后庙号何定?

非得等国家中兴方好禅位。”

“看,太子纯孝至此!”

朱由检发自衷心地赞了一句,环顾朝臣,道:“朕意已决,谁同意?

谁反对?”

“陛下圣明!”

黄景昉拜下高呼。

“陛下圣明。”

诸多文武跟着拜下。

皇帝也是刚愎自用,喜欢一个人恨不得天天捧在手心里,此时跟他对着干,十有八九被去职,甚至可能投入诏狱。

先顺着他,等太子出现差错再进弹劾,等他圣眷丢失,说不定能实现国朝三百年未有之大变——易储!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