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热书书屋 > 现代都市 > 我在明末守边关完整阅读

我在明末守边关完整阅读

老白牛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我在明末守边关》,是以王动谢秀娘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老白牛”,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九死一生夜不收,一生九死是墩军。”王动默默不语地看着墩外百姓的尸体,地上鲜血处处,特别是远处石氏那遇难的遗身,是那么的刺目...这个世界的王动二十二岁,虎背熊腰,身材高大,擅长使用长枪,大弓。家里有一个母亲和一个还未完婚的媳妇谢秀娘。可因为原主性格憨傻,胆小懦弱,所以经常被墩内几个墩军联手欺负。比如说眼下每天离墩几里的挑水工作,便落在他的头上。...

主角:王动谢秀娘   更新:2024-06-09 10:1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动谢秀娘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完整阅读》,由网络作家“老白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我在明末守边关》,是以王动谢秀娘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老白牛”,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九死一生夜不收,一生九死是墩军。”王动默默不语地看着墩外百姓的尸体,地上鲜血处处,特别是远处石氏那遇难的遗身,是那么的刺目...这个世界的王动二十二岁,虎背熊腰,身材高大,擅长使用长枪,大弓。家里有一个母亲和一个还未完婚的媳妇谢秀娘。可因为原主性格憨傻,胆小懦弱,所以经常被墩内几个墩军联手欺负。比如说眼下每天离墩几里的挑水工作,便落在他的头上。...

《我在明末守边关完整阅读》精彩片段


王动与韩仲赶着牛,二人将犁具与锄头放在牛身上,赶牛骑马慢慢往回走。

路上,韩仲提起刚才那小校之事,想到妙处,不由嘿嘿笑了起来,先前他一直在大门外面,正与那小校大眼瞪小眼时,一个身着百户官服的人从官厅内出来,不由分说,指着那小校便是一阵臭骂,最后还狠狠地打了他一记耳光,当时那小校脸都绿了。

加上旁边的韩仲一直看他的笑话,那小校可说是又羞又怒,想到这里,韩仲的心内就格外快活。

韩仲问王动道:“王头,那百户打那厮是你使的招吧,您用了个什么计谋,让那百户都是帮向着你?”

王动笑骂了他一句:“嘴多,快赶路吧。”

韩仲裂开嘴傻笑起来,王动笑了笑,这种事情只是小插曲,不再值得自己多费心神,还是将牛与农具取回去,尽快开始屯堡的工作才是正理。

牛走得慢,二人也只得骑马慢慢走,时近傍晚,二人才走到靖边墩外。

此时墩外十户人家建的地窝子己经象模象样,见王动回来,一旁指手划脚不停的杨通忙迎了过来,他一边殷勤地问王动可是辛苦,一边勤快地将牛赶回墩内去,嘴上还说着王头就是厉害,一出马,又讨回了不少物什。

王动也是舒了口气,看眼下墩内己有了九头牛,再多就装不下了,看来还得在外面修建一个牛栏。

问起韩朝与齐天良,二人还没有回来。今早王动与韩仲去舜乡堡时,二人随后也去了保安州城,临行时,二人从军户中挑了几个青壮同往,那些军户新来乍到,为表忠心,自然是踊跃前往。

想必等二人回来时又会带回一些牛与物质,趁他们没回来,正好在外面先修建一个牛栏,这个任务自然是交给杨通,一时间杨通又是呼喝指挥那些军户在外面修建牛栏。

三日后中午,在简陋的牛栏修建好后,韩朝,齐天良二人也从州城回来。

二人除了带回大量的耕牛农具米面外,同行的,竟还有众多的人口。当日二人去州城时,只带了六个年轻人同往,眼下回来,竟多了二十余人。看这些人,个个衣衫破旧,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是拖家带口,或是挑着自己简单的行李,一些青壮点的年轻人,则是帮忙挑米赶牛。

看他们样子,竟是一群流民。

王动又惊又喜,问起韩朝二人,原来他们此行去保安州城,除买回各样的物质外,还随便在州城招募了五、六户的流民前来,而且还在州城内请人贴了告示,告知靖边堡这边需要屯户。

遗憾的是,当时保安州城的流民不少,听说这边招人,很多人都是心动,不过随后听说屯户都要加入军户,大部分人又打了退堂鼓。最后只有这五户人家愿意前来。

不过这己经是意外之喜了,王动吩咐将物质搬入墩内。

看样子东西不少,除了十头牛,几十袋米面外,此外各样的簸箕、扁担、箩筐、锄头、犁头、犁架、牛轭、晒席等物也是堆了满地。这些物什除了耕牛就存于外面的牛栏外,余者都是堆入墩内的仓库内。

新来的几户流民不安地站在一旁,王动安抚了他们一阵,吩咐两个妇人为他们煮粥,然后又让杨通指挥他们去撘建地窝子,就在那十户军户的对面,两边相对,等于留出一条街道。

喝着香甜的米粥,又马上亲手为自己建盖安住的地方,这几户流民都是心安下来。先前的十户军户己是以老人自居了,他们的现身说法,让新来的几户居民更为放心。

虽说做军户苦,但总比饿死强吧,看起来那王大人似乎心肠很好的样子,或许自己可以在这里生活得更好。

……

王动将韩朝与齐天良二人招入墩内,问他们此行详情。

齐天良拿出一张清单,上面弯弯扭扭的写着字,详细列表购买的物质,单价多少,花用银钱多少,所余多少等等。

齐天良道:“小的们前往州城后,顾不得歇息,便前往米店牛行买牛买米,最后依王头吩咐,共买了十头壮牛,十石米,十副犁,另外一些干活的箩筐、锄头等物也是买了不少。”

他谈起此行的见闻,有些恨恨地道:“本来可以买更多的,无奈物价腾贵,只能买这些了。”

王动看着清单,齐天良在一旁解说,那十石米是在一家名为万胜和的米行买的,州城内几家米店他们都跑过了,就算这家米行价钱最公道。不过话虽如此,一斗米也要五钱的银子,一石米就要五两银子,买十石米便花去了五十两的银子。

王动眉头暗皱,大明富足时,一两银子可以买米两石,就是在平常年景,一般一石米也只要一两银子,现在米价虽有回落,但仍是这么贵,竟要五两银子一石,实在是离谱了。

还有牛,是二人在一家名为义和昌的牛行买的,韩朝二人到处打听过了,州城内的大牛价格普遍都要在八两多一头,小牛也要五两多一头,买十头牛,己经算是打了折扣了,也是花去了八十两银子。

王动记得明初明中牛价一头不过三两银子,万历时一头牛价也只在五两多,现在一头大牛竟要八两多,牛价彪升得如此厉害。

齐天良继续解说,他们买了牛与米后,又到一家打铁店内买了锄头,铁耙,犁头、犁壁等。此外又跑到竹器店去买了簸箕、扁担、箩筐等物,都是比往年贵了不少。

加上他们这些天的吃用等,等他们回来时,身上银钱己经所剩无几了。

齐天良不住大骂各样物价之贵,骂那些奸商趁机哄抬物价,连今年木炭都比往年贵了不少,他们买了一百多斤的木炭回来,竟用了一两多的银子,放在往常,这些木炭只要五钱银子。

王动半响无语,盘算一百多两银子就没了,不由也恨恨骂了一声:“这些奸商,抢钱啊。”

齐天良回来时,还跑了一家木器店,为王动买了一套的桌椅台凳回来,倒让王动有些惊讶。

不过随后齐天良谈起了一件趣事,让王动也是起了好奇之心。

齐天良看着韩朝嘿嘿而笑,他道:“那日在万胜和买米时,那个米店的掌柜是个女的,听闻还是个寡妇,我看她对韩兄弟很有好感的样子,不时偷偷打量,还向我问起了韩兄弟的状况。我打听过了,她卖米给我们时,店内的米价比其它米店便宜了两分,我看这其中不乏韩兄弟的功劳,说不定以后我们墩内没米时,还可以到她店内去赊些米吃。”

他大笑道:“或者韩兄弟干脆出马,使些美男计,将那女掌柜迷上,就连赊欠都不用了。”

“哦。”

王动也是意动,他看向韩朝道:“老韩,这也是一个法子,值得试试。”

韩朝早没了沉稳的样子,他涨红了脸,只是道:“王头,您就不要消遣小的了。”

王动遗憾地叹了口气,韩朝不愿意出卖自己的色相,那只有自己的腰包大出水了。

……

此后几天,王动一边继续招集人口,一边准备物质。或许是王动在董家庄,舜乡堡与保安州城的告示宣传起作用,几天内,陆续有一些军户流民到靖边墩外要求加入。

随着人户渐多,王动感觉到书吏的重要,他又去了一趟董家庄堡。

两天后。

“学生钟荣,见过总旗大人。”

王动面前,是一个穿着绿袍盘领小吏服饰的人,这人年在四十多岁,身材高瘦,胡须稀疏,脸色有着营养不良的青黄,神情中有一股掩不住的沧桑与疲倦之意,身上的衣袍也是非常沉旧,还露出几处补丁。

他施了礼,就是静静站在那里,这人就是前几日王动从董家庄要来的书吏,名叫钟荣就是。董家庄内有小吏三人,一个司吏,两个攒典,钟荣就是其中的攒典之一。

大明吏员分为攒典、司吏、典吏、令吏几等,攒典就是吏之最末等。在大明,吏员升迁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一路顺利,做攒典年满三年后才可以升为司吏,再三年才是典吏,又三年才是吏之最上等令吏,而令吏仍是不入流的小官。大明官吏升迁之难,可见一斑。

大明卫所各堡的吏员虽是受卫所经历司管辖,不过他们的考评却是要看各堡掌印官的评说,这给吏员们的升迁又造成了更大的困难,而且他们的俸米也是由各堡支给,每月几斗米,还经常拖欠,所以明末各卫所的吏员逃亡严重。

这钟荣也是经常过着饱一顿饥一顿的苦日子,加上他在堡内又颇受司吏李朝的排挤,因此在管队官张贵来询问何人愿意到靖边堡去时,钟荣便自告奋勇前来了。

王动在钟荣施礼后,也是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看他虽是形容落魂,倒也是态度不卑不亢,加上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个吏员,能写会算,心中己是起了留他之心。

他站起来微笑道:“王动得先生之助,实为幸事,今后先生就留在墩内,以后每月的俸米,我都会如数支给,决不克扣拖欠。”

他吩咐杨通去在墩内为钟荣找间房先住着,就让他睡原来马名夫妇那间好了,再为他准备一套桌椅。

钟荣随杨通下去了,他是听说过王动大名的,见他一个武夫却也谈吐文雅,不由心下暗暗诧异。


那后金白甲呆呆地看着自己胸口,手中的精铁挑刀仍是要往齐天良身上劈下。

王动己是来不及拔出身上武器,他一跃而起,一膝重击在他的头上。

那后金白甲头骨破裂,踉跄后退,王动沉重的拳头几下重击,可以清楚地听到他胸骨碎裂的声音。

猛地马名直扑过来,将那后金白甲扑倒在地,他左臂断处鲜血不断流出,不过身子仍是拼命缠在这白甲的身上。

那后金白甲竟还没有死,仍是拼命挣扎。

马名右手现出一把解首刀,一下子捅入那后金白甲的心口,一刀接一刀,直到他一动不动。

马名放声大笑:“哈哈,我杀死他了,哈哈,二丫,二丫,你看到了吗?你家男人给你报仇了,给你报仇了……”

慢慢的马名的声音小了下来,最后趴在那后金白甲身子一动也不动,己是气绝,不过死去时脸上仍是带着喜悦的笑容。

眨眼间后金军己是伤亡大半,特别是那个最强最悍勇的白甲军死了,给这些后金军的打击极大。

还有王动如此凶悍,一人连杀数人,让余下的后金军心中都是涌起寒意。

一个与韩朝缠斗的后金军一愣神间,己是被韩朝偷空一枪刺中胸口,钩镰枪深深地刺入他的体内,这后金军大声惨叫起来。

这后金军的惨叫声影响极大,接连间,与韩仲、高史银搏斗的后金军也是被连续杀死。

最后只余下那个使用虎枪的后金拨什库与两个步甲。

与其中一个步甲缠斗的正是拒虏墩夜不收齐炳,他刚苦苦搏杀了眼前的对手,还来不及欢呼,就被那个拨什库一枪从后背刺入,将他挑飞在地,气绝身亡。

猛地这拨什库看到王动正转首看着他,眼神极为疯狂。

那拨什库喊叫着挺枪向王动冲去,王动猛地拔出自己的腰刀,一冲而来,如霹雳一声响:“杀奴!”

当头一刀向那拨什库劈下,那拨什库下意识地举枪格挡,王动一刀而下,直接将他的枪杆劈断,

刀势不减,沿着他的头部一直往下劈,最后将这个拨什库从头到脚劈成了两半,一股浓重的血腥味蔓延开来。

最后只余下一个后金步甲,十人只剩下他最后一人,又见王动如此威势,他似乎是吓呆了。

王动从那后金白甲尸身上拔出自己长枪,大步向那个步甲走去。

见王动如凶神般走来,手中长枪犹自滴着鲜血,周边几个明军也是满怀杀意地围上来。

那个后金步甲眼中现出恐惧,他猛然跪在地上哇哇大叫,似乎在用鞑语求饶。

王动走到他面前,那个后金步甲更是大叫不己,他看着王动,眼中满是恐惧与求饶之意。

王动长枪对准他的心口猛地扎下,那个后金步甲惊天惨叫着,双手紧紧抓住深入体内的枪杆。

王动又是用力一捅,那个后金步甲更是痛得全身扭曲,最后他终于失去全部力气,双手瘫软放下,只是身子时不时抽搐一下。

血战终于结束,王动突然象失去全身所有力气似的,一下子瘫坐在地……

王动畅快地躺在地上,毫不介意那冰冷的地面,经此一战,他只觉心中快美难言,往日盘旋心底的那种闷气全然不见了。而经过这次战斗,他也对自己的身手武力充满了极大的信心。

韩朝等人也比王动好不到哪去,他们都是全身虚脱的或躺或坐在地上,只是呼呼喘气,同时龇牙咧嘴地呼痛,不比王动,余者四人都是人人带伤,先前还不觉得,此时战情结束,各人才感觉到身上的痛楚。

五人相互而视,大眼瞪小眼的看了半天,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最后更是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搏命一击,看似不可能,最后竟成功了。

好半天,王动一屁股爬起来,韩朝等人也是爬了起来,众人包扎好伤口后,人人都是精神振奋,鞑子兵杀光了,是到了盘点收获的时候了。

先清点下人数,己方出战九人,阵亡四人,计是靖边墩的马名,拒虏墩的谭进荣,大康墩的张如春、齐炳几人,余下五人中,也是人人带伤。

悲痛是免不了的,生命如此脆弱无常,昨日还是熟悉的人,今日便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怎么能不让人唏嘘感慨?

不过各人更多是劫后余生的庆辛,还有成功夺取军功的喜悦。同时几人看向王动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敬佩,如此悍勇,一人就独自杀了五个后金兵,要不是他,今日战局还不知怎么样呢,如此身手,由不得众人不佩服。

而这时那些被掳的女子也个个都是哆哆嗦嗦的出来,见鞑子兵都死光了,众女都是大哭,终于逃过劫难了,她们人人跪倒在王动几人面前叩头,连称:“多谢军爷救命之恩。”

此时五人己是以王动为首,大家都是看他怎么办。

王动温言道:“你们都起来吧,眼下鞑子全都死了,你们没事了。”

眼前女子约有二十几人,问了一下,大部分是保安州当地人,有几个则是被后金军从外地掳来,王动想了一下,吩咐齐天良暂时照料她们,自己则与韩朝几人四下察看缴获的情况。

略一观看,有后金军留下的帐篷,各种盔甲兵器,还有诸多的马匹等物质,件件都是让众人喜逐颜开,忽然韩仲大叫道:“啊,银子,是银子啊,哈哈哈,这么多的银子。”

王动飞奔过去观看,果然见一个帐篷中有几个大箱子,几箱中满满装的都是金银铜钱,估计不会少于一千两银子,此外还有几个箱中装满了布匹丝绸等细软。

看着这些财帛,王动放声大笑,自己为了改变家人命运出来搏命,终于成功了!不说未来的军功首级赏赐,就是眼前的这些银子,也注定今后自己与家人可以过上好日子!

与王动一样,韩朝也是哈哈大笑,韩仲更是手舞足蹈的连叫:“发了发了,哈哈,真是发了!”

高史银脸上的横肉不断抖动着,手颤抖的抚着箱中的银子,眼里已是噙着泪。齐天良听到顾不得安慰那些女子,也是急冲过来,猛然看到这么多银子,他也是呆住了,傻傻的笑了出来。

还是王动先回醒过来,他看了看天色,己是隐隐有些发亮,他微笑道:“好,银子的事等会再谈,我们先把缴获收整好!”

最后清点物质,计有铁甲、绵甲、皮甲等盔甲十数领,有长柄挑刀,精铁镰刀,虎枪,顺刀等大小兵器三十余把。这些盔甲兵器都是上好的精铁制成。此外还有上好的战马二十三匹,帐篷七顶,各色背旗几杆,还有一些鞑子抢来的粮食与鸡羊等。

对于这些马匹盔甲,众人都是爱不释手,见惯了明军中破破烂烂的兵器盔甲,各人哪见过这么精良的武器?

各人商议了几句,王动首先挑了一匹枣红色的战马与一领上好的铁甲。

就是那后金白甲的坐骑与银白铁甲,可以看出这副铁甲制作非常精良

虽然靠肩处被王动射了一个洞,不过并没什么,到时换一片甲叶就是了。

韩朝、韩仲也挑了一身的皮甲与一匹战马,高史银与齐天良同样选好了马匹盔甲,余者钉着铜钉的棉甲等先仔细放在一旁。

还有兵器,这事倒可以缓一缓,用惯了手中的武器,冒然换一把兵器,倒不见得好。

最后是五人商量首级与金银分配的事情。

首级是王动算五级,韩朝、韩仲、高史银三人各算一级,大家都没话说,毕竟实际战况就是这样。

出乎意料的是,王动提议齐天良也分到一具首级,这让齐天良非常高兴,看向王动的眼神中满是感激。

余下的一具首级便是算给阵亡四人的,首级就这样分配。

王动笑道:“首级上,我让出来两级,给韩朝兄弟、韩仲兄弟各加一级好了。”

这让韩朝兄弟二人都是非常感动,只有高史银听得暗暗嫉妒。

最后是银子的分配,共清点有银钱一千三百四十六两多银子。

王动提议给死难的马名等四人家中各送一百两银子。

虽说军功报上去后,他们各家会有一些伤亡抚恤,不过肯定不多。

有了这些银子后,他们家人以后日子会好过些。

各人都是同意,特别是韩朝,他邀请大康墩的张如春、齐炳二人来搏战,没想到二人却死了,给他们家人送去银子,会让他心下安慰些。

高史银与谭进荣要好,给他家送银子,他当然也不会反对。

余下九百四十六两银子,该怎么分?

各人都是眼睛闪闪发亮。

韩仲一拍大腿道:“此次王大哥出力最大,不是他,大伙生死都不知道。

他应该占最大份,这样吧,王大哥分四百两,我与哥,还有高蛮子各分一百五十两,余下的百两银子便给齐天良了,大家觉得怎么样?”

韩朝点头,齐天良也是同意,今日他能分到首级,又能分到近百两银子,他己经是心满意足了。

高史银有些不悦,怒目道:“凭什么王大傻子分到四百两,我才一百五十两?我也是出死力的!”

韩仲叫道:“高蛮子,为人不可太贪心,今日要不是王大哥,这搏命撕杀哪有这么顺利?

大家都能分到一百多两银子,你就知足了吧!”

王动不语,只是冷眼旁观,高史银见靖边墩三人都是力挺王动,只得冷哼一声同意了。

当下各人便一一分银,这些银子都是后金军从大明各地掠获所得。

除了散碎银子及铜钱外,很多还是大锭的民银及官银,上面均有铭文戳记,到时要花费出去,还要做一番手脚才是。

分完银子,人人高兴,高史银更是扯了一块布,小心仔细的将百多两沉重的银子包好缠在自己腰间,外面用外衣掩盖好,心中早己盘算如何用这些银子吃香喝辣了。

韩仲走了出来,拿起一把后金短斧,将那十个后金兵尸体上的首级全部砍下来,各人挂在自己马匹上。

那些后金兵尸体上的衣裳也是扒个干净,这些布料还是有用处的,不要浪费。

至于那些后金兵没头光光的尸身就这样扔在地上,相信野狗很快会将他们的血肉啃干净。

死无葬身之地,就是他们的报应。

等处理完这些事情,天己是大亮。

王动几人在树林旁一个山丘上挖了一个大坑,收拾好河边几具死难女子的尸体,为她们盖好衣裳放入坑中,为她们堆了一个高高的坟。

然后五个大明军士还有二十几个被掳女子一起向坟前祭拜。

听着身后众女低低的哭泣声,王动沉默了良久,他问起这些女子们的打算。

那些保安州当地的女子都想回家,眼下己是白日,鞑子兵又死了,想必路上安全,她们归家心切,便想回去。

王动想了想,打开自己的包裹,给这些女子每人送了三、五两细碎银子或是铜钱,又给她们每人送了一匹布与一小袋的粮食,让她们回去。

这些女子都被后金军掳获,看到辛庄许月娥的例子,就算她们获救回去,王动也可以想象她们将来的命运。

有了这些银子粮食等,或许她们将来的日子会好过些。

这些女子都是千恩万谢的回去了,临行时王动给她们补充了一句:

“如果将来你们的日子不好过,就来投奔我们好了,我们都是靖边墩的墩军。”

看王动的举动,韩朝兄弟与齐天良都没说什么,只有高史银脸上的横肉抖了抖,心想这姓王的倒大方。

众女三五成群的走了,最后余下还有约七,八个女子,都是外地被掳来的,只能将来再想办法了。

最后王动伸了个懒腰,高声叫道:“走,我们回家去!”

将战利品载在马上,迎着朝阳,众人策马高歌而去。




靖边堡立堡以来,堡内军户的生活就不断引起周边军户民户的注意。

从今年年初起,陆续有一些军户民众前来投奔王动,使得堡内的人口最终达到一百多户,四百多口人,算是远近闻名的一个大屯堡。

今年六月份靖边堡的粮食收获后,王动兑现了诺言,堡内第一年确实不征收军户们的税粮,田地所得都归他们自己所有。那些分到土地的五十多户军户,就算他们田地的谷子、高粱每亩收获只有几斗,二十亩地,总共也有十几石粮,而且秋后又可以种下冬麦。

看着手中这么多粮食,很多军户们都是欢喜地流下了眼泪,因此在接下来的土地开垦中,各人的干劲都很足,如能再分到二、三十亩田地,以后他们的生活就平稳无忧了。有了这些军户例子在前,那些后来的军户同样干劲十足,每天只是随齐天良出去干活。

这也是现在靖边堡军户对王动又敬又畏的原因,没有了王动,就没有了各人现在的好日子,他们的利益是与王动紧密相联的。

六月份靖边堡粮食收获后,堡内军户的生活更是在舜乡堡各地传扬,甚至远远的传到别的千户所去。这个年景,能吃饱饭,能有个安稳的居所,就是天堂般的日子了,每天干活又算什么?

从六月中起,到了现在的七月中,每天不断有军户流民前来投靠,他们在靖边堡周边修建小屋居住,只是希望王动能收留他们,让他们成为靖边堡的军户。这些人前后算起来,怕又有好几十户人家的样子。

对这些人的投靠,王动是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一向缺乏人口,这些人前来,可以大大增强自己的势力。忧的是堡内钱粮所留不多,这些人全部加入,自己怕是没那么多钱粮去养他们,就算刚从万胜和米店运来四十石米,也支持不了多久。

首先的,王动还是必须保证靖边堡军户的优先生存权。

不过对这些人口,王动又岂能放过?他吩咐刘氏每天煮一些粥给这些人续命,同时挑选他们中粗壮一些的男子与妇女到田间畜场去干活。王动暂时未让这些人加入靖边堡军户,也没有让他们进入堡内居住,只是先让钟荣将他们的名字登记入册。

这些人住在靖边堡周边,每天就是盼望自己能加入堡内的那一天。

看着这些人的处境,堡内军户自豪的同时,也对他们产生了一些敌意,怕这些人会抢走了自己的名额口粮。

王动算了算,堡内现在的钱粮只可支持一、两个月,看来必须去剿匪了。

由于有这些新劳力的加入,王动抽了四队战兵出来,两队老兵,一队新兵,一队夜不收。让这些人停止干活,恢复训练。同时韩朝那队夜不收以后都不必干活了,每天训练侦察便可。

在这几队兵恢复训练的同时,王动让韩朝领着那队夜不收到各地去侦察匪迹。

大明天灾人祸,各地贼匪多如牛毛,保安州虽处于军镇腹地,同样是贼匪横行。

这些贼匪对王动来说都是财源之地,不过大明各卫所军堡各有守备界线,伸手过境是大忌,特别对王动这种屯堡而言。或许自己应该选出几队兵,让他们假扮土匪,经常过境去来个黑吃黑?

在韩朝领着夜不收出去几天后,很快消息传来,在舜乡堡,辉耀堡,栾庄附近的山上,都盘踞着几小股土匪,人数从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时不时出去打家抢劫舍,绑票勒索。

这些地方都算是山区丘陵地带,最容易窝藏土匪,而且这些土匪人数也不多,正好适合自己剿匪练兵赚钱。虽说这几处都不算是王动的守靖地带,特别是栾庄还算是别的千户所的地界,不过生存压力下,王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他一咬牙,干!

七月下,王动让韩朝、韩仲、高史银、钟调阳几人轮流领兵出战,剿灭了这附近几股小山赋,从匪巢内抄出了银子几百两,兵器数十把,马骡十几匹,粮米二百多石,大大缓解了堡内生存的压力。

看着这些缴获物质,王动等人都是两目放光,果然剿匪来钱就是快,又可安民,还可以在实战中练兵。

论功行赏,将缴获的一部分物质赏给出战的将士后,再看看周边各堡仍是一点动静也没有,王动更是心眼活起来。他在思考,自己目光是否更远些,胆子更大些。

七月底,王动将五战队兵,二队辎兵,一队夜不收全部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全部恢复了训练,同时他又新组建了两队战兵,如此算上夜不收与辎兵,王动现在有兵力一百二十人,都是一色的青壮,大大超过董家庄的管队官张贵。

眼下就算舜乡堡的防守官许忠俊也不过有兵力三百人,估计内中还有不少的空饷与老弱,许忠俊麾下有战斗力的,就是他一队五十人的家丁。

这一百二十兵,靖边堡大部分青壮都在这了,对这些脱产的军人,以后王动将用缴获所得来养他们。平日这些军士可以吃饱,但没有粮饷,只有在打仗后,才有缴获赏赐发下,经过几次剿匪的胜利,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收获,这让各人求战的欲.望都很高。

以战养战,大大减少了王动养兵的压力。同时王动在酝酿一笔大的行动,他需要一笔大的钱财,最少也要如去年剿灭四倾梁匪寨一样的收获。

……

七月底时,由于王动的几次剿匪所得,这让他有底气将堡外投靠的军户流民全部收为靖边堡军户,让这些新军户欢天喜地。

依钟荣的文册登记,这些军户流民有户六十多,口近三百,其中有男子一百三十多口,青壮五十多。加上这些新军户,眼下靖边堡有户一百七十,口七百,壮年男子接近两百,算是一个非常大的屯堡了。

王动将这些新人全部收为靖边堡军户,不过仍让他们在堡外居住。堡内居住人口已经饱和,而且堡内还要留一些地方出来做公共建筑,比如建一些庙,戏台,牌坊,军功庙祠之类的。如果这些人全部进入堡内居住,肯定是非常的拥挤。

王动让堡内的工匠们沿着靖边堡外规划了几片土地出来,沿着堡的外面建了几个营房,等以后钱粮多了,人口多了,再考虑建个新堡墙吧。

王动让几队青壮战兵每天训练,辎兵也是一样。余者军户仍是继续开垦土地,喂猪种菜,全堡的军户没有一个人可以偷懒。

来自后世的王动当然知道根据地的重要,眼下剿匪所得是可以养一些兵马,不过当有一天外需疲惫时,养兵养人的钱粮就需要自己地盘人口带动了。所以自己土地的经营不能松懈。

……

在崇祯八年七月下的时候,随着靖边堡人口的增长与名气的悄悄传扬,有一些商人找到了王动,希望能让他们在堡内开设店铺。

不说堡内现在土地紧张,就算这些商人在堡内买地盖房可以让王动赚一些钱,王动也不稀罕。

对于明末的商人,王动一向是满怀戒心的!九边各镇许多商户都是后金军的细作,就算不是细作,也经常向他们通风报信,提供情报,万历末年的铁岭,开源,抚顺,辽阳等地陷落,就是坏在内贼的开门应和上。

王动可不希望这样的命运有一天出现在自己靖边堡内。

不过有些商人物质又是自己需要的,王动经过仔细的考虑后,决定实行审验制,建立商人市籍制度。

这些商人只许在堡外永宁门沿着大道两侧买地设店,而且需要拿着自己的户贴向靖边堡申请市籍开业保证书,登记批准后,方才取得在堡外居住的权利,还要交纳一定的租税,才准在城外建立商店,从事商业贩卖等经营业务。

这种商人市籍制度曾在明初实行,不过到了明中期明后期后,这种市籍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而且大明现在官商结合,官就是商,商就是官。许多大商人都是官员家族子弟,在朝中甚至有他们的代言人,比如晋商,京商,徽商,就算各地的中等商人,也普遍与当地官吏乡绅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且大明的商税非常底,明初就规定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万历十年又有规定,铺行下三免征税契,买价不及四十两及典价,一概免税。买价至四十两以上者,每两止税银壹分伍厘。

明朝的商人负担是非常轻的,加上官商结合,所以明末的商人势力高涨,嚣张非常,动不动就罢行罢市,要挟官府。王动要防患未来这样的事情出现,州城之行更让他心生警惕,那些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未来堡内的物价不能受他们的控制影响。

所以王动要对商人们严格管理,每几个月定期审核,这事情就交给钟荣去办了。他身为下层的钱粮小吏,对这些事情还是精通的。

此外这些商人的来临,也触动了王动的灵感,靖边堡随着军户人口的增加,对各样的食盐、布匹、药品、茶叶、茶油等日用品需求还是多的,往日只有一些货郎担挑些针头线脑、染料剪勺等小杂货到堡外贩卖,远远不能满足军户们的需求。

王动打算在靖边堡几里外开辟一个贸易集市,以后方圆的军户百姓,每逢一、四、七日等日子,都可挑些农副产品前来赶圩,自己堡内也正好购买一些有用的物质。

见王动对自己这样的态度,那些商人自然不满,来到靖边堡的不可能是什么大商人,不过他们有能力买地设店,自然有一定的实力。这些商人大多是保安州各地的乡绅子弟或是大户人家出身,一向在州城各地非常吃得开,却在王动这里碰了钉子。

王动这样的态度,不可避免得罪了他们与他们身后的势力,不过他们怎么想,王动却不屑理会。

只是靖边堡现在的人口与财富,却是一个很大的客源,这些商人们思前想后,还是得按照王动的说法去做,老老实实的拿着户贴申请市籍开业,等待将来的登记批准。

七月三十日,舜乡堡百户杜恭又满面笑容的来到靖边堡内,随行的,还有他那位在舜乡堡开设牛市行的妹夫。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