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首辅大人美又飒》,是作者大大“宝妆成”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程卿萧云庭。小说精彩内容概述:终于成为家族女继承人,不成想一秒回到“解放前”。开局没了爹,还成了程家门户的独子,身边还有一个柔弱娘和四个姐姐。可是……为什么这具身体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全有?为保性命,程卿决定继续女扮男装考取功名,性命和名望她全要!...
主角:程卿萧云庭 更新:2024-05-13 12:50: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程卿萧云庭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全文首辅大人美又飒》,由网络作家“宝妆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首辅大人美又飒》,是作者大大“宝妆成”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程卿萧云庭。小说精彩内容概述:终于成为家族女继承人,不成想一秒回到“解放前”。开局没了爹,还成了程家门户的独子,身边还有一个柔弱娘和四个姐姐。可是……为什么这具身体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全有?为保性命,程卿决定继续女扮男装考取功名,性命和名望她全要!...
有人作弊被抓了?
俞三和同窗们见怪不怪,南仪书院扩建后不仅是举人,连进士也有人考中,有这样优秀的教学成绩,宣都府的人对南仪书院趋之若鹜,都以为能进南仪书院念书就能顺利中举中进士,削尖脑袋往书院挤。
基础不牢的考生难免想走捷径,作弊的每次都能抓到几个,总有人会报以侥幸。
周嬷嬷满脸焦急,凑上前去:
“谁作弊被抓,不会连累到我家少爷吧?”
考生摇头晃脑,“我们第一批下山的都是没干系的,剩下的多少都有牵连,你家少爷若没下山,多半也……”
俞三的同窗放下了筷子。
这一次入学考试有好几十人上山,只有几个人下来,作弊牵连的人也太多了吧!
俞三暗暗嗤笑,程卿那黄脸小子,难道也作弊被抓了?
俞三是幸灾乐祸,周嬷嬷连食盒都不要了,拦着先下山的考生要问清楚,考生十分不耐:“我又不认识你家少爷是谁,你要担心就自己上山打听去!”
“我家少爷姓程名卿——”
“程卿?”
考生面色古怪,欲言又止,拦着家人匆匆走了,给周嬷嬷留下“无可奉告”四个字。
俞三的同窗这下是真有了兴趣:
“程珪这个堂弟有意思,走到哪里都搅风搅雨。”
俞三也有一样的感觉,要不他盯程卿这么紧做什么,周嬷嬷忧心忡忡,嘴里念叨着“程卿少爷不可能作弊”,一边要上山去书院。俞三扔下一块碎银子在桌上,“走,我们跟去看看,品行不端的人可没资格做我们同窗!”
这话有道理。
书院的事,他们也很关心,往常也会抓两个作弊的考生杀鸡儆猴,这次却大规模中招。
俞三本来都走出了酒肆,又折返,抓住酒肆的小伙计让他去县城杨柳巷报信:
“就说二房的程卿在书院作弊被扣了,让他家来书院接人!”
小伙计也识得俞三,知府公子平日里就出手大方,为俞三少爷跑腿少不了好处,有赏钱拿,小伙计就欢天喜地的应了。
俞三单独吩咐了小伙计几句,嫌小伙计走路到县城太慢要借马给对方,小伙计丧着脸:“小的不会骑呀。”
普通百姓家哪里养得起马呀,不会骑马很正常,俞三一时也忘了这茬。
最后小伙计是坐船走的,坐船比走路快。
俞三和周嬷嬷等人还没爬到山上书院,小伙计就一路到了县城杨柳巷,打听到汪布商家的别院,跳上码头,把后门拍的震天响。
一面敲门一面喊,说程卿作弊被书院拿下了。
柳氏四人本是在家里等好消息,却没料会听到程卿作弊被拿下的噩耗!
“小郎怎会作弊?不可能……”
小伙计翻白眼,“好心上门递消息,你们爱信不信,要不要去书院取保程卿,可自行决定。”
小伙计声音不小,不仅是柳氏四人,连街坊都惊动了。
大娘子隐隐觉得不对劲,大声反驳小伙计:
“我家小弟品行兼优,考书院而已,这次考不上大不了再苦读三个月,小弟才不会作弊,你是谁派来的污蔑小弟名声的?”
大娘子的话很有道理。
南仪书院又不会长脚跑了,三个月一次的入学考试,这次没考上再过三个月还能继续考,程卿认真苦读被街坊们看在眼里,都觉得她早晚会考上,何苦铤而走险?
街坊们拦着小伙计让他把话说清楚,污人名声最可恶,这是趁着程卿不在家跑来杨柳巷骗程家女眷呢!
小伙计好不容易才挣脱,几步蹿到船上叉着腰大喊:
“真的假不了,程卿就是作弊被抓,我好心来报信,你们不给几个赏钱还反咬一口,等书院把他做的丑事公布,看你们一家还好不好意思留在南仪县!”
“哎,哪里冒出来的小兔崽子,站住!”
小伙计为了俞三许诺的丰厚赏钱这样喊,喊完也是冒虚汗,怕被街坊们拦住揍一顿,拼命叫船夫快撑船离开。
柳氏被这人气得哆嗦。
用“作弊”来污蔑程卿也太傻了,这种谎言等程卿回来一对峙就会被戳穿……难道程卿今天去书院考试,真的遇到了麻烦?
大娘子强自镇定,谢过街坊们的维护:
“母亲,小郎年纪小,万一被小人陷害怎么办?我们得帮帮小郎!”
“是,帮小郎,我们去书院——”
几个女眷去书院吗?
小郎若遇到这样突发状况会如何处理……哎呀,这里是南仪县,她们都是程氏族人,自当要请族里做主。二房老宅那边肯定不能找,还有五房,大娘子眼睛一亮:
“母亲,我们去五房,求叔爷和叔祖母做主!”
是了,还有族长可以替她们做主。
街坊们还安慰柳氏,让她不要着急上火,若有误会,程氏出面肯定能解开,若是人刻意捣乱,南仪程氏也不是吃素的,程卿不会白白被人欺负。
大娘子真正感受到了“名声”的好处。
虽然亡父程知远还未洗清污名下葬,小郎却真给自己打造了一个好名声,有人信口雌黄要污蔑小郎作弊,街坊们第一反应是相信小郎……这真是太不容易了!
到了五房,大娘子感触更深,这回程五老爷没再说自己不在,程氏子弟在南仪书院的入学考试中作弊,程五老爷身为族长,真丢不起这人。
程五老爷最在乎家族声誉,书院又是他胞弟提倡扩建的,从书院考中的举子,都得领南仪程氏的情,将来会是南仪程氏的关系网,涉及到书院的任何事,在程五老爷这里都是大事!
“岂有此理,你们怎不叫人拿下那造谣之人,送去衙门打一顿板子,他不敢不老实交待……罢了,我这就亲自去一趟书院,假的真不了,卿哥儿要是没作弊,谁也别想冤枉他。”
程五老爷觉得也不能怪柳氏几人,妇孺难以成事,她们手无缚鸡之力,家里连健仆都不养几个,拿不下捣乱之人很正常。
柳氏拭泪:
“堂叔,回到南仪后小郎卯时起亥时睡没有一日休息过,这孩子学问虽不是顶好,求学的心很正,万万不可能作弊,还请堂叔还小郎一个公道。”
小说《首辅大人美又飒》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啊——
不忠不孝不义!
这三个指责太重,普通人沾到任何一个都要脱层皮,三个指责都落在身上,一个人活着没法面对社会指责,死后也将背负洗不清的污名。
不管男女老少,在这世上生存都要讲个脸面。
程知述是一点也没给大哥留脸面。
街坊们看着程卿和柳氏几人的目光都变了。
如果程知述的指责为真,他们刚才就是在为一个“不忠不孝不义”之人说话,大家的同情心喂了狗,没人心里会舒服。
当然,也不是程知述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至少‘不孝’这指责是存疑的,程知远和继母朱氏有矛盾街坊们都知道,这话也就听听。
但不忠、不义这两点……程知远真的连赈灾银子都贪?
柳氏要替亡夫辩解,偏到了这样的场合,她着急起来连话都说不清楚,辩解无能。
程家三个女儿要说话,大家愿意听吗?
不愿意!
什么叫闺阁小娘子,就是家里女儿没出嫁前养在深闺,没有她们参与大事的资格。
唯有程卿,作为程知远的‘独子’,家里唯一的男丁,此时才能为亡父辩驳——
“三叔,先父和继祖母分家,半点家财都未要,放弃了二房嫡长子理应继承的一切,这也叫不孝?陈年旧事,小侄不欲和三叔争执,想必族里还存着当年分家立的字据!”
程卿看起来很恼火。
其实给老宅送信没反应,抬着棺柩到二房门口又大门紧闭,程卿对二房这边的态度早有预料。
不过那继祖母朱氏也当真小气,分家十九年了还要给原配长子安个不孝的污名。
程知远背负污名,程卿也落不到好,她是一个不忠不义不孝之人的‘儿子’,在大魏朝会寸步难行。
这哪能行呀。
不用演戏,程卿都能情绪激动:
“至于不忠不义,先父从九品主薄入仕,兢兢业业十几年做到了七品知县,河台府洪灾,先父奔走在抗洪前线,在河堤上数死还生,江宁县是整个河台府受灾最轻的一个县,他上对得起朝廷的信任,下对得起治下百姓,三叔上下嘴皮一碰,就能将先父的功绩和付出抹去,未免太、太过——”
太过无耻。
热心的何老员外在心里接上这话。
“你这黄口小儿,竟睁眼说瞎话,你父亲分明是在钦差大臣到江宁县自戕,一根绳子将自己吊死在县衙,他若没做亏心事,怎会畏罪自杀,真要等朝廷公布罪名,你才会承认?这样一个不忠不义不孝之人,二房容不下他,程氏祖坟也容不下他,让他的棺柩进门,是脏了二房的土地,污了程氏百年清正家风!”
程知述知道的还挺多。
程知远的确是一根绳子吊死在了县衙里。
程卿‘醒来’太迟,她若是早点穿来,肯定不会同意柳氏草率扶灵回乡。
后宅妇人不懂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只当查案的钦差是好人,在县衙里搜不出所谓的账本,就法外开恩允许程家人先安葬程知远。
呵呵,这样莫名其妙葬了,程知远“畏罪自杀”的事岂不是变成了事实?揪不出活人,就把罪名都推在死人身上,毕竟死人不会为自己辩解。
到底是真自杀还是“被自杀”,程卿很怀疑!
程卿没办法扭转已经发生的事,但她还能把握没有发生的事——她‘醒来’后,棺柩都运到了南仪县城外的驿站,想折返江宁县也晚了,程卿只能唱这么一出大戏来挽回些许劣势。
程知述咄咄逼人,程卿也不怯场,心中将那钦差骂的臭死,嘴上还要借钦差大人的名号用用:
“三叔,朝廷都还没给先父定罪,钦差张大人仍滞留河台府彻查灾银贪墨案,三叔比钦差张大人更能了解案情进展,自行给先父定了罪名?真是可笑,三叔说我父亲不孝,我却要说三叔毫无兄弟情义,还不如这些仗义的街坊邻居……要让我父亲翻身无望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家人,父亲若泉下有知,定难瞑目!”
程卿情绪激动,边说边咳,单薄的身体都摇摇晃晃:
“没有钦差张大人的允许,我们几个孤儿寡母又怎能将父亲棺柩运回南仪?”
程知述的指责让街坊四邻们震惊。
程卿的辩解又颇有条理。
一个是程知远的异母弟弟,一个是程知远的亲儿子,到底谁说的是真?
街坊四邻们都被搞糊涂了。
连先前的热心的何老员外都不敢再随意发言,程卿和程知述这两叔侄僵持不下,不知谁叫了一声“程五老爷到了”,人群立刻分出一条路来。
程家事,当然要由程家人解决,程五老爷是南仪程氏的族长,由他来处理最好!
一个留着山羊胡须的长者走来,他走路虎虎生威却不粗鲁,须发虽白了一半,面色仍红润,看起来精神不错。
此人正是程卿那短命的爷爷同一辈的程五老爷,是五房的大家长,也是南仪程氏的大家长,管理着南仪程氏的庶务。
族长不是朝廷敕封的,在家族内部却比官员更有权力,古代宗族的力量,现代人没有亲身经历很难想象。
程卿若不是有原主小姑娘的记忆,她也不会将程五老爷放在眼里。
正因为明白程五老爷在南仪程氏的权力,程卿今天才要闹这么一场……其实她最想见的人不是继祖母朱老夫人,不是便宜三叔程知述,而是这位南仪程氏的族长。
“让诸位街坊见笑了,这本是程氏族内事,却闹得街坊们不安宁。”
程五老爷一说话,街坊们都热情回应。
程氏乃南仪县第一大族,程五老爷在南仪县的地位更胜过南仪知县。
知县经常换,程氏宗族却已在南仪盘踞百年,朝廷新任命的知县,到了南仪县还要先上门拜访程五老爷。
这样一位在南仪地位超然的程五老爷,当然非常不好糊弄。
二房不让程知远的棺柩入门的原因,并不像程知述说的那么冠冕堂皇。
而看似单薄的程卿,年纪不大,却颇有成算。
双方各执一词为了什么,程五老爷心知肚明。
他没有理会程知述,而是看程卿。
脸色蜡黄,身体单薄,很不起眼的一个小郎。
程卿上前行礼,柳氏也带着女儿们上前行礼,程五老爷颔首:
“你在外地长大,这还是你第一次回南仪县,不过你的名字既已写上族谱,你自是南仪程氏子弟。程卿,你现在回答我,你搞出这一番动静,可是只求你父亲棺柩能葬入祖坟?你的要求若如此简单,我立刻就能同意。”
小说《首辅大人美又飒》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